及养及听 — 处暑 及养

及养及听 — 处暑 及养

2016-08-21    06'08''

主播: 及养堂—及养及听

299 11

介绍: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处”是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即为“出暑”,就是离开夏天。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处暑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呢?及养堂的养生专家认为,保证睡眠最重要!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保证睡眠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处暑过后要早睡早起,睡子午觉。 子午觉,就是要每天子时、午时入睡,中医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侯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特别是要提醒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具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少寐乃老人之大患”,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据统计,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即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除了作息时间,饮食也要调整好。 处暑属于长夏,这个季节的饮食养生讲究淡补。虽然已经立秋,但是此时仍然不急着“贴秋膘”。淡补,也就是饮食清淡,用“淡”来养生。因为这个季节暑气仍然未消,脾胃功能较弱,过食辛辣、油腻容易造成食积。 而且,因为处暑也有“燥”的特点,身体里肺经当值。辛辣等刺激性的饮食会助长肺气,肺气旺则会伤肝,所以处暑时节的饮食应该“少辛多酸”。 淡补,既可以避免肺旺伤肝,又可以避免伤脾,同时满足了处暑季节的“暑邪”和“燥邪”。饮食主要以清热化湿、健脾化湿、润肺滋阴等为主。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野生菌类、西红柿、青椒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鸽蛋、鸭蛋、瘦肉、鱼等。 主食还要多吃精白面补气,早上可吃几颗红枣、桂圆,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主收敛。此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经常银耳、百合、糯米、莲子等,可起到滋阴润燥,清除虚火,调养身心的作用。 在处暑这一天,及养堂的营养师建议您要给全家煮一锅松茸鸭肉白参菌汤,松茸滋补、白参菌益气、鸭肉甘凉,是这个节气里最佳的身体调补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