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第一天 by主播青衿

三十岁的第一天 by主播青衿

2016-05-13    16'25''

主播: 读书有疑

716 75

介绍:
文/李小丢 “唉,李大仁,我最近突然有一个感觉,有一个东西老是在跟我们作对,有时候我们很想追着它,希望得到它,好像得到它之后,我们就会拥有很多很多东西,有的时候我们又会突然被它追得喘不过气来,很希望它突然消失,最好永远都不要来找我们,它,就是时间。一个曾经让每个少女期待着它跑快一点,可以长大到拥有人生的第一双高跟鞋,可是又让现在29岁的我,会突然怀念起十七岁那双白布鞋。 唉,你有没有一个感觉,我们的十七岁,好像不过才是去年的事。”——《我可能不会爱你》 今天是我三十岁的第一天,现在是半夜两点整,我还不想睡,或者说根本睡不着。 三十岁刚刚来临的几个小时如果是在睡觉中度过,多少会觉得有些可惜。为了它的来临,最近这一年我做了不少准备,有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 心理上的准备是就是不断地自黑,还记得三年前看《我可能不会爱你》,第一集的台词就深深戳中我的心,程又青说:“我真的很不喜欢这个感觉――在三十岁生日的这天,好像整个世界都说好了要一起向你发出同一个讯息――你即将成为「残花败柳」……”所以抢在别人说我年纪已经太大了之前,就先自嘲迈入了老阿姨的行列。我都这么说了,你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吧;生理上的就是开始更疯狂地注重脸部和身体保养,以前有人问我怎么总看起来像长不大的孩子,我总是打哈哈说大概是长了一张娃娃脸的缘故。我当然是骗你的啦!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娃娃脸一样会长皱纹、雀斑,会皮肤松弛。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开始就用防晒霜的人,我深刻地领悟到了什么叫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或者说有时候耕耘了也未必有收获,但是不耕耘,是绝对不会有收获的。 从今年过年开始,我妈就开始跟我说她三十岁的感受和经历,“我那时候整夜整夜地哭,觉得三十岁就像世界末日一样。”我的老妈就是这样的多愁善感!但是也可以理解,那时我妈就已经面对下岗的问题了,而且我正要上小学,也不像以前那么依赖她了。事业和生活上的双重失落同时发生在三十岁的这一年,看起来就像是某种不怀好意的玩笑,预示着她的人生开始步入低潮。我妈问我心理上有没有出现什么变化,我还是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是吗,我一直觉得我才十三四岁呢。”我不是在逃避成长这件事本身,我只是不认同将人生等同于植物的这种愚蠢观念而已。 李大仁在程又青三十岁的生日对她说:“三十岁,就像一扇神秘的大门,所以,开心的打开这扇大门吧――欢迎光临「初老」的世界!”程又青则坦然回应道:“蠢毙的男人and永远的手下败将……我不反对你的三十岁叫初老,不过我的三十岁叫人生的高潮!代表我终于远离了傻不愣登、幼稚无知、荷包扁扁、老是被男人骗的智障岁月!……PS,我不需要祝福,因为我本人就是上帝带给这个世界的礼物。” 这才是我觉得对待三十岁该有的态度,生理年龄的三十岁并不可怕,因为我们都会慢慢变老的,你可以努力去延缓它,但也应该正视并接受这种生理上的改变;心理年龄的三十岁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代表着你开始“服老”,开始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动力和勇气去做一些事情;开始觉得不应该“任性妄为”,应该用更加成熟世故的成年人方式去为人处世;开始心甘情愿地将自己装进套子里,按着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去过生活。 若问我最讨厌什么话,大概就是“你都XX岁了,应该做XX事了”的这种句式了。“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情”这句话从生理角度上来说没错,该学走路的时候学走路,该学说话的时候学说话,该学会控制大小便的时候学会自己上厕所,这些都没有问题。可是接下来的很多事情就是道德和社会惯性的绑架了,十八岁该上个好大学学个有钱途的专业了,二十五岁该找个对象结婚了,买车买房被提到日程上了,三十岁该考虑要个孩子了,也该事业小成了……请问这些都是谁规定的?简单地推给“约定俗成”四个字是不是太不负责任,这可是人生啊,每个人有且仅有一次的人生啊。 这种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最畸形的一点是: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想要的也一定是别人想要的。他们接受不了有些人想要的东西、想走的路和他们想的不一致。我并不是反对上大学、结婚生子这些选项,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有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的自由,你想学热门专业、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这些都没有问题,只要这些是你心甘情愿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去实现的人生目标,而不是因为别人都这样做,你生怕和别人不一样,所以才委屈自己去做。 你到底是为自己活,还是为那些“别人”活?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搞清楚,到老的时候你一定不会为自己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庆幸,而只会为没有做“不该做”的事情而遗憾后悔。长辈们经常会用“你怎么能那么自私,不为家里人考虑”的说法来绑架我们的人生,最近一年多,我爸妈就是这么来劝我赶紧要小孩的。但是我自己的人生我为什么不能自私而非要大公无私呢?我把自己的人生过好了,我幸福了不是最重要的吗? “是时候了”和年龄无关,和他人的看法也无关,只有我自己的心觉得“是时候了”,我才觉得真的可以去做这件事了。如果真要说什么最佳生育年龄,我觉得18岁才是呢,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你们让我生吗?真是的,那时候和男生放学一起回家都被全家人批斗呢。 不要怕错过春天和夏天,人不是一株水稻,需要严格地遵从四时节令生长,否则就不能打穗,荒废一季。我一向的观点是: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开始了就不会终止。无论什么时候想要改变,都不会太晚。 我经常接到各种豆邮和私信,大部分来自九零后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问题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我之前没有好好读书/上课/实习/学英语……所以现在很迷茫,觉得未来没有出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现在想要改变人生是不是太晚了。”同学们,你们这样刺激一个老阿姨真的好吗?随便找个网络上的陌生人来请教这种问题算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吗? 这里有一个高考数学34分的学渣,一个大学四年打了三年游戏的颓废女屌丝,一个大学毕业之后连四线小城市公务员都考不上的loser,你们觉得她的人生是不是比你们糟糕多了,简直可以用一败涂地来形容?可是她也没有寻死觅活啊,她还是厚颜无耻兴高采烈地继续生活下去了。她25岁才找到自己人生中第一份工作,三个月的实习期还没过,Boss就通知她转正之后升任主管;一年之后她跳槽甲方,薪水翻了一番;再一年之后她开始捡起荒废已久的笔杆子开始写作,两年半写了三百多篇书评;三个月前她感觉遇上了写作的瓶颈期,于是开始转型,她尝试了鸡汤、八卦情感、时尚文化等等不同类型的文章,其间没少被骂被鄙视被攻击……对,你们都知道,这个人就是我。 我肯定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成功人物范例,甚至可以说我的人生就是充满变数也充满失败的一生。但是幸好有一点,我从来不觉得太晚了来不及了,该变就变,人生就像发型一样,不合适就变变,看腻歪了就变变,哪有那么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一味地抱怨却什么都不去做才是真的来不及。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愉快地为之奋斗一生,那就足够了。 以前看《巾帼枭雄》,柴九的金句是:“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最重要的是活得痛快。”当时因为他说了太多次以至于我觉得太有喜剧效果,可是现在想想,人生就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啊。不开心的时候煮碗面吃,一家人最要紧的是齐齐整整,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啊。 所以,尽管这是我生理年龄上的三十岁,但并不是我心理年龄的三十岁。我愿意一生停留在十三四岁的年纪,那时的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我觉得吸血鬼题材里描述的对永生的厌倦和痛苦实在是太扯淡了。我还有那么多地方没去过,那么多书没读过,那么多事情没了解过,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没尝试过,那么多有趣的人没认识过……这样的人生怎么可能会让我厌倦?只要对这世间保持孜孜不倦的好奇心,我永远都不会嫌自己活得太长,对,我就是那么贪心,就是这么任性。 真想一辈子都怀着这种任性的心情活下去啊,下一个充满惊喜的十年,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