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爱廉说”第五期:用一颗清心,筑一片青天

“莘莘学子爱廉说”第五期:用一颗清心,筑一片青天

2021-01-24    06'27''

主播: 舒克晚安电台

331 1

介绍:
“莘莘学子爱廉说”第五期:用一颗清心,筑一片青天 制作人:王书杭、刘怡璇 播音:徐悦桐 文案:张子涵、章懿予 后期:高颀青 bgm:1.纯音乐 - 出水莲 (古筝独奏) 2.于秋旋 - 西厢词   原文: 日落月升,你我相伴,讲述廉洁故事,抒发爱廉心声。晚上好,欢迎收听舒克晚安电台,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徐悦桐。 廉洁,一个看似离我们大学生很遥远的词语,其实是我们校园生活里的常客。也许我们未曾像屈子一般写下“伏清白以死直兮”的诗句,但“廉洁”二字,亦化作缕缕春风在校园里育你我一颗清心。 当考场里每一个学生都只是自己低头奋笔疾书,当生活中每一个同学都能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缕“廉洁”之风可谓是“清风暖校园”。 此刻,让我们一起在《用一颗清心,筑一片青天》这篇文章中,跟随来自财税学院的张子涵同学的文字去领略“清心”之美。 一场急雨,一阵北风,杭城的冬天就这样与我们不期而至了。此时,“修廉洁人生,树诚信品格”却犹如一缕和煦的阳光轻柔地搭上了每位浙财人的肩膀,用她那娓娓道来而又铿锵有力的声调说道——用一颗清心,筑一片青天。 纵观历史,多少仁人志士身体力行,用七尺之躯向我们诠释着廉洁的真正内涵。而又有多少贪官污吏因为丧失廉洁和人性而最终身败名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独浊唯我独清,面对奸人的陷害和楚王的猜忌,屈子只是将满腔的爱国情怀和伟岸的身躯投入到滚滚洪流中,于是历史便刻下了他的清名;树一身正气恪守正道,盈两袖清风不做污吏,正道仕途得意时,只要他肯弯腰逢迎就可以平步青云。但他宁可远离官场,拂袖而去,从此幽居南山,把酒问菊;于是,世间又多了一颗如陶潜般干净的心…… 廉洁,这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官有官法,师有师德,学有学风。曾几何时,和大多数的大学生一样,我也认为廉洁与我们无关,这只是当权者的事情。但随着社会经历的增加,我慢慢理解到,廉洁的触角已经伸向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其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素质。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政治要求,廉洁要求我们每一个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大学并不是一片与世隔绝的乐土,众多不良社会风气时刻有可能腐蚀掉大学生的灵魂。在这里,腐败和虚伪并未丧失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考试作弊、学术腐败……这些屡见不鲜的现象,无一不在鞭笞着新一代文化人的灵魂。 作为有知识、有热情、思想活跃、善于思考的群体,拥有一颗廉洁的心是大学生身上最可贵的品质。做到廉洁,首先要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各样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去感受到廉洁的重要性是培养学生廉洁品质的一大重要措施;做到廉洁,其次要有纯净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廉洁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让学生们真正从内心接受廉洁,拥有一批廉洁的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做到廉洁,更需要我们做好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一时的廉洁称不上真正的廉洁,能够坚持一生的廉洁才能说是真正做到了廉洁。 然而,廉洁之风处处吹,廉洁之行处处见,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可谓是任重道远。在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时代。廉洁,是我们追求的梦想,也是我们为之奋斗不息的目标。作为浙财美丽校园的一员,我只愿我们能携手,共用一颗清心,共筑一片青天。因为我知道,为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才安;处事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德自树。 正如文中所言,要让“廉洁”之旗迎风飘扬绝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而我们作为学生,能做的、该做的,是从自身做起,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的自己的一言一行,力求“一颗清心筑青天,要留清白在校园”。 繁星取代落日,皓月坠入星空,微风在窗边呢喃着:愿你有好运气,愿你满是欢喜,我是徐悦桐,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