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深巷明朝卖杏花》作者 王晓霞 诵读 桂花芳香

《雨水:深巷明朝卖杏花》作者 王晓霞 诵读 桂花芳香

2024-02-20    09'49''

主播: 桂花芳香🥭

348 0

介绍:
《雨水:深巷明朝卖杏花》作者 王晓霞 诵读 桂花芳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蛰伏了一冬的心事,被涓涓滴滴唤醒。草木萌动,花发新萼,浅浅的情愫,沐浴在雨中。缠绵了一江春水,醉了枝头上的千娇百媚,万种风情。 (一 )一场好雨,总是深谙时节,善解人意。雨水,像跳动的音符,催生着万物荣发的冲动。她流过汉魏的妙曼,沐浴过唐诗宋词的葱笼;她淘洗过元曲的旷放爽朗,泽被过明清的古朴凝重。雨打轩窗,小泊垂杨岸,天长一水明。这柔柔细细的雨,弥漫着清清爽爽的味道,隐含着各种花草蓬生的气息和拔节的天籁之声。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在唐代诗人孟郊的眼里,雨水这个节气非比寻常。也许,北国依然白雪皑皑,但冰封已然松动,大雁南来的鸣叫响彻天外;也许,南国仍旧乍暖还寒,但春寒料峭挡不住那春江水暖,繁花似锦。难怪, “水哉,水哉!”孔子这句赞美雨水的话语,成为千年的回声。 雨水,是最富诗情、最有深刻寓意的节气。《诗经》 “昔我往矣,杨枊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绝世文采,历久弥新,生命的流逝感,在这时间的洪流中艰难前行。宋代词人晏几道的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那筝音未尽,春风扶柳。寻杏花海里,渐迷人眼,春色正浓。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因了雨,遮了一方天地,一份无法远望地惆怅;心雨的天空,一份浅黄的伤痛。愁怨、美丽与思念混搭在一起,让人多了几分黯然与心动。 ( 二 )雨水,不单单是一种味道,也是一种文化印记。 “无根之水可治百病”。 雨水被称为“天泉”之水。大诗人苏东坡就喜欢喝雨水,“时雨降,多置器广庭中,所得甘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他认为雨水是上天的馈赠,最干净,最有益于身体健康。喜欢喝茶的宋徽宗,是真风雅,除了瘦金体花鸟画流芳百世,也喜欢用雨水煮茶,一部《大观茶论》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一枝独秀。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其饮茶有独特的鉴水方式,即用一个精制银斗去给水称重,谁轻算谁好,由此评定北京玉泉天下第一。《红楼梦》栊翠庵品茶这一回,妙玉待客殷勤,她与贾母问答之间,含有“斗茶”比拼之意:一斗茶品,贾母出题说不吃六安茶,妙玉预先献上了老君眉;二斗选水,贾母出题问是什么水,妙玉预先选了旧年蠲的雨水。在贾府一众客人面前,不用人们熟悉的泉水、井水、河水煮茶,既显示她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显示了她在茶道方面的深厚修养。 看来,雨水节气,最适合喝茶了。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当然了,有绿茶的要抓紧喝,否则,到清明谷雨新茶来了,陈的绿茶再好也会逊色几分。 (三) 雨中行,是最惬意,也是最浪漫的事情。你可以沉浸在回忆之中,也可以想着心事。如丝如缕的春雨,仿佛在轻轻地吟诵着一篇唯美的散文。那一串串水灵灵的音符,敲打着心田,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给平平仄仄一个特写。情思随风滋长,把春意私藏在怀里。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春天的一颗雨滴?一颗种子,苏醒的何止是心智,更是自由行走的灵魂。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下一场心仪霏霏,赠一路无声呓语。我一次又一次冒雨去到阔别的杏树下,以及池塘微微荡起的波纹里,捡拾唐人遗忘的韵脚。一时竟羡慕起很多年前,那个叫吴越王的人,他也在这个季节写了几行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乡村小路再也无法带我们回家,我们则要带着故乡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