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世界观(1)另类世界新闻 8月11日

波西米亚世界观(1)另类世界新闻 8月11日

2016-08-12    10'06''

主播: 放眼天涯

209 3

介绍:
什么是世界?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到人人能回答的问题,世界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啊,也包括这地方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事情。可仔细想想,问题就没那么简单。这个地方的边界在哪里?向外,地球外的空间比如月球比如冥王星在世界之内还是之外?向内,内心世界又算是什么?纵向上,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情况包括不包括? 当然这是纯粹抽象的考虑,这是哲学家的任务,让我们退回到日常的生活,思考当我们说起世界时,我们指的是什么。 首先,很肯定的是,我们会灵活改变世界的范围。我妈,没错就是王老太太,她在想证明她的观点有道理时,经常说“世界上的人都这样”,这个“世界”实际上是她的亲戚邻居和她所生活的东轩湖甸的几个村子,在这之外的,都不是世界,是空白。她也常说“祖祖辈辈都这样”,这是要拓展她的世界的纵深,但实际上她最多只了解到她的爷爷那一辈,再往上,推到她的王氏始祖甚至推到历史书上写的中华共祖黄帝老先生,恐怕都长着我妈自己的面孔。我爸的世界恐怕就要有限一点,地理外延止于麻将桌,时间深度到昨天早上。当然,这只是极端的例子,但也能从中看出,个人的世界大概就是以个人和现在为原点,向四周发散的、行动感觉思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和时间。 其次,现在交通发达,媒体发达,许多人似乎从行动上、感觉上都大大拓展所能达到的时空。但是,这其中有几个隐蔽的”陷阱“。一个,是我们会把世界想像成一个个国家的拼图,就是在世界地图上看到那种不同颜色边界清晰的形状拼到一起的画面,看奥运会有各国代表团,旅行规划三国行七国旅。但实际上,世界有许多不能放到国家框架中的部分。远的复杂的就不说了,说说波兰吧。雲夏的波兰外婆出生今天乌克兰的利沃夫附近,生长在今天立陶宛的维尔纽斯,而这两个地方在战前都是当时波兰的一部分,再之前就更复杂了,因为波兰人历史上的领土范围真是极端到有时一点没有有时纵跨欧洲大陆。而1945年外波出生长大的两个地方都成了苏联的领地,这里世代生活的波兰人被要求离开,搬到当时波兰政府分配的、他们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外婆迁移文件上还标明了她被允许带走的东西:零匹马、零口猪、零头牛、零只羊和零个家庭成员,她所有被允许带走的是300CTN的麦子,150CTN的面粉,500CTN的个人物品。外婆世界里的波兰肯定跟现在地图上的很不一样。(我们也查不到CTN到底是个什么单位,但大概不会多到哪去) 此外,单说地方文化也很难放到国家边界里边。如在中文语境中曾经很流行的波西米亚风,这个概念本身形成于法国,指在法国生活的、从当时的波西米亚地区来的吉普赛人的反传统、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而那个时期他们所迁来的波西米亚王国德语是官方语言捷克语只是方言,现在这个名字和地方大部分属于捷克共和国,这些漂泊的异类吉普赛人的位置在哪儿呢? 再来看我往后会经常说到的、最有意思的太平洋国家基里巴斯,你要是不仔细放大地图,还真看不到这个跟哪都不沾边的地方。当然,他们现在也是一个国,他们有33个礁岛一个大岛,有十万多口人,但这个国预计十几年后就会被上升的海水淹没,许多人现在搬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但最集中的是搬到比较近的大地方澳大利亚(7000多公里),等到他们的岛消失的时候,他们又算是哪国人呢?因为偶然的机会,我在这里认识了许多从太平洋小岛上来的人们,他们自己本身更多强调“岛民”的身份,国家往往只用作一个对外标明位置的符号。他们每年在欧洲举办“太平洋岛民节”,我参加了两次,其中各种有意思的体验往后再讲。 经常有人说,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可你问过教皇的意见吗?教皇国可认为地球上所有有基督徒的地方都是上帝交给他们的领土。然后实际上作为一块土地的梵蒂冈只是罗马城里的一个被象征性的围墙隔出来的一堆教堂和博物馆,它的居民们有200多说各种语言的神父修女,200左右大部分讲瑞士德语的瑞士卫兵,它的整个系统跟一般来说的国家没半点关系,但因为现代世界不能接受国家框架之外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把它说成一个国家,而且很荒诞的用国家模板介绍它。但另一方面,你觉得教皇是惟一的教皇,那就又错了。占埃及人口十分之一的信基督教的科普特人有自己用“神圣抽奖”的方式选出来的教皇,梵蒂冈教皇认为自己是圣彼得的继承人,科普特教皇认为自己是圣马可的继承人。他们的名字来源于阿拉伯人对埃及人的称呼,他们保持着古埃及的一些文化,而现在则被伊斯兰占主流的埃及认为是少数民族。 另外一个陷阱,便是世界概念背后的权力等级,而这往往是隐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比如在欧洲说起“世界音乐”,“世界文化”,往往并不包括欧洲自己,而是特指他们观念系统中的四方中日的、非洲的、印第安的等等,而这个”世界的”东西,是要被发现被研究,被拿来增加知识、完善分类体系,或者补充调剂日常生活的,说到底是一个从属的世界,这种开拓”从属世界“想必能带来一种快感。而对于真正在他们身边,又跟他们不一样的,比如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文化,反而曾经让他们非常不安,因为这些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世界“。而另一个角度,”世界很大,要去看看“的说法,往往是把世界强行塞到强势文化里面,专指英德法意美的世界。这也是秘密接受了的”文化等级“之后,将世界分成先进的和落后的,要去看的,自然是先进的,把看本身当成一种提升;即使是去所谓”落后“的地方,也要把自己投射到”先进“的位置上,像英德法意美一样去看坦桑尼亚看塔西堤。 在我看来的世界,是一个流动的,纠缠的,散漫的世界,更是反抗的世界。是你参与才能成其为世界的世界。怎么参与?怎么反抗?听没用的东西,想不现实的事情,关心边缘的角落,接近漂泊的人群,解放物质与流行文化对你思维的捆绑和折磨,做一个自我养成的波希米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