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 欢度春节

健康饮食 欢度春节

2018-02-16    10'08''

主播: 声悦之声

16 1

介绍:
春节期间,大多数家庭往往是鱼肉满桌、莱肴超量,冰箱中也堆满了各种剩莱。人们呈酒足饭饱的状态,胃肠常被美食弄得十分疲惫。急性肠胃炎、过敏、感冒等已成为节日假期里的多发病,严重时还会出现胰腺炎、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春节如何健康饮食?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带绐您饮食建议和营养食谱。   5大常见不健康饮食   1.三餐饱食、肉类超量   据《2016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和2016年国家统 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每日肉类消费162克,但人均消费的蔬菜类仅为286克,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以下简称《指南》)所建议的300克—500克。其他各大类食物的摄入量也常高于《指南》建议,人们总体处于营养过剩的状况。特别是春节期间大鱼大肉的集中摄入,极容易造成饱食三餐不停歇、肠胃不堪重负的情况。   2.饱餐之后再吃水果   传统的节日聚餐习惯是最后吃水果,各种媒体也宣传“节日饱餐后吃水果可以刮油排毒、消食解腻”。但此习惯对营养过剩者非常不利。一来水果中的有机酸会与其他食物中的矿物质结合,影响身体消化吸收;二来水果中的果胶有吸收水分、增加胃肠内食物湿润的作用,饭后吃水果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此外,饭后吃水果,对于血糖高的人群也很不利。   3.饮料助餐   “过度饮酒伤身”虽已被认可,但酒的替代品——各种饮料的危害不容小觑,其中过多的糖分和添加剂对健康不利。春节期间天气寒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加快,此时肝糖原输出增加,但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却相对减少,因此,摄入过多含糖饮料,不仅会使血糖快速升高,而且易致肥胖。   4.过量食用坚果   坚果是春节期间必备的年货。近年来,坚果已变为健康零食的代名词,人们往往将其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和餐后的零食点心。坚果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因其油脂含量过高,过多食用对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患者有害。   此外,很多坚果在炮制过程中使用食盐,多食也会增加盐的摄入,使人体血管张力增加,加重心肾负担,促使血压 升高。   5.先喝酒再吃菜   春节聚餐:有些人往往以空腹饮酒、先干为敬为开始。空腹饮酒不但容易酒醉,更易引起胃病、低血糖,甚至增加休克的风险。如果饮酒过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长期饮酒还会导致多发性神经炎、胃溃疡、胃炎、食道炎、肝硬化及呼吸中枢麻痹等疾患,进而引发其他疾病。   饮食建议   1.坚持七分饱 节中轻断食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若饮食不节制,就会损伤脾胃的功能。中医养生提倡成人也要“三分饥和寒”。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实,最健康长寿的饮食方式是坚持“七分饱”。因此,在享受节日美食的同时要注意总量的控制,以七分饱为宜。   假期中若接连几餐都是饱食状态,则可选择改良版“辟谷”——轻断食,来进行自我调节。轻断食是在一天中挑选其中一餐不吃,其他两餐只吃平时的一半食量。有研究证实,轻断食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脂肪代谢情况,减少血中游离脂肪酸在肝脏中的蓄积,是春节期间调节饱食状态的好方法。   2.坚果虽佳需控量   坚果是植物的果实精华,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对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中医认为,油脂类坚果多有补肾强腰、润肠通便等功效,《指南》建议每日坚果的摄入量为25克。   3.以茶代酒保安康   唐代《本草拾遗》言:“茶,为百病之药。”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研究证实,茶叶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碱分,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作用。早期的药茶如神曲茶、午时茶等,可用于治疗食积停滞、感冒咳嗽等症。春节期间,不妨多“以茶代酒”、“以茶代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