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巴学园】第45期 女孩成长的5个阶段

【知行巴学园】第45期 女孩成长的5个阶段

2019-03-02    16'10''

主播: 知行巴学园-温温

140 1

介绍:
一、女孩成长的5个阶段 与男孩的3阶段不一样,作者将女孩的成长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出生到2岁时——安全感,我是否被爱,是否安全 第二阶段: 2岁-5岁——探索,世界是否有趣快乐 第三阶段: 5岁-10岁——与人交往,我跟他人是否能好好相处 第四阶段: 10岁-14岁——了解内心,发现自我,发现真正的快乐 第五阶段: 14岁-18岁——踏入成人世界,我能对自己负责吗 1.第一个阶段:我要安全(出生到2岁) 生命的早期是大脑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帮助她们大脑成长的正是爱、微笑、歌唱和各种有趣的互动。 研究人员用高速相机记录了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过程,发现妈妈和宝宝之间存在默契的呼应,这些对话能够帮助孩子确认妈妈对她的爱,这有助于她在成人后察觉他人的情感,学会共情。 但如果妈妈的回应有一点延迟,宝宝就会抓狂,发出激烈的哭声。 这时候妈妈用她特有声音回应,如“怎么了,噢,亲爱的,宝贝儿”,她就很快安静下来。 在得到数千次这样的安抚之后,她的大脑就逐渐形成了一条从压力通往放松的通道,这也是她今后将使用的通道。 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其实关键期是在6~12个月,婴儿非常看重谁在她的身边,而且女孩比男孩对社会关系更加敏感。 婴儿是不会自己安抚自己的,所以他们很容易烦躁,哼唧,嚎啕大哭,照顾者需要帮她们平静下来,抱起来,安慰她,帮他放松,以后她也会学会安慰自己,你要知道,如果妈妈们在孕期情绪激烈,会对宝宝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 宝宝需要平静和安抚,但也需要伴随着兴奋、快乐,比如躲猫猫游戏,爸爸们会把孩子高高地抛在空中,追跑打闹。 有研究表明,跟爸爸们一起疯玩长大的孩子比那些只玩温和游戏的孩子,抗压能力要高得多。 陪孩子玩是非常重要的事,玩耍能够激发她们大脑的潜力,爱玩的人都善于创新,而且在开心状态下长大的孩子不畏缩,也不木讷,活力十足。 作者对这个时期的各种早教项目深恶痛绝,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些陌生人,记得她真正需要的是你! 2.第二阶段:学习探索(2岁到5岁) 这个阶段的女孩子们的重点就是探索,要知道艺术、运动能力,都是从1~5岁这个阶段开始的。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说话方式是男女有别的。 对于男孩,可能更多地会加入数字、空间等概念,而对于女孩,则更多地强调感受和美,也就是说,我们无意中就开始对男孩灌输理性感受,对女孩则强调情感体验。 事实上,你可以多跟你的女儿谈数字、搭积木,这对培养他们的数字空间能力大有裨益。 无需给孩子们买那些用电池和闪灯组成的新潮玩具,那些东西实际上中看不中用,对培养孩子的动手、探索能力帮助不大。 如果孩子们的玩具、玩偶堆成山,那么她们也无从下手,给孩子准备几样玩具,放到方便易取的盒子里,经常换几样就可以了。 对女孩子来说,一些废纸、彩笔、蜡笔、颜料、废旧贺卡、贴纸就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玩具库。 请记住自然最重要,电子产品对她们来说远远没有立体的自然重要,学琴等各种学习活动如果开始得过早,反而会损伤她的智力。 孩子需要自己的时间,需要白日梦和无所事事的空间,这样才能让想象力得以发展。 关掉电视,让孩子们可以思考,和自己对话。 介于我们的独生子女过多,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小区建立一个玩伴小组。 女孩无疑比男孩更爱美,但有些妈妈把女孩妆扮的美过头了,各种漂亮带褶皱的裙子、漂亮的头饰和鞋子只会让束缚住孩子探索的手脚,反而那些方便结实的衣裤能让她肆无忌惮地玩水、泥巴、颜料。 不要给女儿买那种特别强调外表和着装的玩具,女孩也会喜欢火箭、城堡、卡车的和农场的。 要温和但坚定地教给女孩纪律和规矩,帮助她们处理自己的感受,特别是在强烈情绪的时候能够清晰地思考。 3.第三阶段:和他人相处(5岁-10岁) 从发展过程来说,小婴儿并不会对和她一样呆萌的婴儿有多大兴趣,因为爸爸妈妈更好玩; 3岁以下的孩子在一起能好好相处的时间也超不过几分钟。 但到了4、5岁后,女孩子们就可以在一起好好玩那些幻想和假扮的游戏—比如百玩不腻的过家家。 这些游戏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而且我们是在玩耍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 对于女孩来说,朋友如同氧气一样重要。 同龄的男孩与朋友干一架,可能一小时后就又在一起厮混了,但女孩和朋友发生别扭后却没那么容易走出来,她需要家长们关心她,抚慰她,你是她社交上的领路人,但大部分情况你完全可以不用干预,在她求助时,帮她分析,给予建议就可以了。 在交友方面,作者给出了很棒的7个建议:友好、分享、同理心、控制攻击性、道歉、理解情绪和知道什么人可以信任。 而且妈妈是女孩子在社交上的榜样,如果你经常和你老公当着孩子面情绪失控,要么她完全和你不一样,要么就完全一样,所以,那样做是非常愚蠢的。 在妈妈和宝宝的关系中,如果没有建立起安全的连接,那么你的孩子成年后也会有这方面的问题,男孩子会逃避或者不信任妈妈; 但女孩却相反,当妈妈们抑郁、疏离、愤怒,她会更靠近妈妈,试图帮助她、安慰她。 这些女孩在交友时也会更愿意和焦虑和压抑的人在一起,因为这些人有妈妈的影子,她要帮助她们。 4.第四阶段:发现内心(10岁-14岁) 到了小学高年级,女孩们很有大人样,敏感而成熟,你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但请你注意,这个阶段的女孩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陪伴,需要多教导、多解释、多询问,参加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把她推出去让她独自成长,承受各种压力。 我们常说,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美国研究青春期的顶级专家彼得·本森的火花理论非常有用,他认为所有的青少年儿童都具有某种火苗,他将火苗分为三类——天赋(如写作、绘画),性格(勇气、同理心),承担某项任务(如保护大自然),他们能从中得到巨大的快乐,父母的任务就是发现和强化孩子的火花,这些火花能够让孩子们在学校表现得更快乐、自信和健康,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吗? 发现灵魂。 灵魂驻扎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帮助她们判别是非,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如果你自己违背了良知,纵然别人不说,你自己也会讨厌自己。 灵魂具有创造力,它是真实的自我,孩子们需要去发现它,承认它,和它友好的相处。 在发现灵魂方面,如同男孩子需要一个父辈男性作为榜样,女孩子同样需要一个榜样的年长女性,让她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强大的、有内涵的女性,比如老师、她喜欢的一些项目的教练,她的姑姑阿姨,她们应该具有内心温暖平静,而又不乏味平淡,并且欣赏和支持你的女儿。 我们希望会员们给自己的女儿找到这样的精神榜样,也希望妈妈会员们给自己的侄女、外甥女扮演起这样的角色来,比如经常和她们交流,参加她们的音乐会和运动会,邀请她们在你家过夜,理解她们的困难、困扰,帮助她们与她们的父母更好沟通,这样你就会更理解自己女儿了。 5.第五阶段:为成年做准备(14岁-18岁) 14岁的女孩,她已经很高,度过了青春期,非常聪明,怎么样,是不是可以放手了? 或者完全把她当朋友,这样大人是会轻松不少。 但请记住,答案是NO,想想凯西的例子吧,这并不能怪孩子,她们的大脑前额皮质的控制中心还没有“完工”,当她有压力、紧张时,大脑的“杏仁核”——冲动和情感反应的中心,就会马上控制她。 所以,这时候她们仍然需要父母,而不是朋友,你需要规定她晚上几点必须在家,禁止饮酒,随时知道她在哪儿,和谁在一起,也许这样做有点老套、不受欢迎,但这正是有责任心的父母应该做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学会自立、思路清晰、情感强大、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做事有目的性,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有这样一个案例,14岁的玛瑞拉在一天放学后和同学们一起过马路,被一个大货车严重撞伤,1人丧生,5人重伤,历经多次手术治疗后她基本上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但患上了严重的创伤应激障碍,她非常害怕靠近马路和汽车,她的爸爸妈妈给她找了一位应激心理咨询师,慢慢地她们建立了较好信任关系。 这一天,心理医生觉得是时候谈谈核心问题了,她问玛瑞拉,这次事故中是谁的责任,玛瑞拉当然认为是那个闯红灯的白痴司机造成的,这时心理咨询师问她有没有在绿灯时观察过过往的车辆,这一下点醒了玛瑞拉,她意识到自己太过信任人行道和交通灯,她和同学们说说笑笑,根本没有观察到周围的环境。 她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 玛瑞拉被成功地治愈了,她不再害怕公路和汽车。 这个课叫“成长”,虽然太过残酷,它告诉女孩们自己要为自己负责,保持清醒和警觉,这可以保护自己。 希望我们每位做爸爸妈妈的会员都要告诉自己孩子这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