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8【静夜思绪】妈妈,是这世上最柔软的依靠-澈宁

Vol78【静夜思绪】妈妈,是这世上最柔软的依靠-澈宁

2016-09-08    15'20''

主播: 心灵之声·文艺调频

94 3

介绍:
妈妈,是这世上最柔软的依靠 文/向暖 编辑/紫菊若辛 朋友滟曾经是让父母无比骄傲的孩子。她从小知书达理守规矩,是街坊邻居交口称赞的乖乖女,上学的时候学习要强成绩追求完美,是老师欣赏同学羡慕的模范生。高考的时候,滟是学校的文科状元,以优异成绩考入名校,给好面子的父亲争足了脸。 一帆风顺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二十岁,那年滟上大二,忽然就休学回了家。 滟患上了抑郁症,这病是怎么得的,不得而知,西医说可能因为体质敏感、精神压力大,中医说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气血两亏,但是不管如何,滟患上了当年在小城里还不太被人们了解和接纳的抑郁症。 休了学的滟像换了一个人,不愿见人,情绪不稳,动辄哭泣,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父亲接受不了女儿的变化,从开始的唉声叹气,到后来的烦躁抱怨,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对女儿发作,“你整天这样待在家里,学上不了,还哭哭啼啼的,你就是太软弱才得了这种病,现在街坊邻居都笑话咱们家,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滟面对父亲的指责大声哭泣起来,像一个三岁的孩子。 这时候,妈妈默默走过来,抱住了她。 滟说,那会儿大家对抑郁症的知识了解不多,常有人把此病跟精神分裂症混为一谈。 对于身体疾病,大家多表现出同情,但是对于精神上心理上的疾病,大家却或多或少表现出歧视的态度。 因为抑郁症,滟被亲戚朋友看不起,被邻居说三道四,被父亲嫌弃,病中的她,因为敏感,更夸大了大家的这些反应,一时间觉得整个世界都塌方了。 清醒的时候,她知道自己生了病,得慢慢治疗。但是不知道这病什么时候能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想到康复可能遥遥无期,她自己都失去了耐心。迷茫和恐惧,一度让她觉得生无可恋。 那个时候,能够完全接纳她,对她的一切反应都表现出十足耐心的,唯有妈妈。 病中的滟常常觉得恐惧,因为恐惧,她会像个小孩子一样哭泣,这种时候,妈妈都是轻轻抱住她,拍她的肩,安慰她,“不怕不怕”,在妈妈的怀抱里,她能感受到暂时的安全。 病中的滟还常常彻夜失眠,睡不着更会胡思乱想,妈妈每夜都会来给她盖被子,看她辗转反侧,就会留下来陪她一会儿,两个人躺在一张床上,滟偎依着妈妈,就像孩提时那样。妈妈的气息环绕着她,她就能踏实睡上一会儿。 滟有时候会对妈妈说:“我这样子很不正常对不对,就像是个孩子。” “没有不正常。”妈妈说,“你在妈妈眼里,本来就是个孩子。” 滟的妈妈那会儿还没有退休,但是为了女儿,她请了长假。 滟惧怕见人,不愿出门,但是妈妈说多晒太阳有利于康复,晴天的时候,她就拽着滟出门。滟出门都会用厚厚的围巾包裹自己,看见人都低着头,她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用怪异的目光看着自己,可是妈妈从不在意,有熟人打招呼的时候,滟的妈妈总是很自然地回应。 “散步呢?”“对,散步。” “今天阳光不错。”“对,阳光挺好的。” “这是滟吧,怎么捂得这么严实?”“嗯,她喜欢捂得严实点儿。” 熟人走过去了,滟总是说:“妈,我们回去吧,大家都在笑我。” “没人笑你,孩子。”妈妈总是这样说。 “我病了,大家都瞧不起我。”滟说。 “生病不是丢人的事,没人瞧不起我们,就是有人瞧不起,我们也不怕。”妈妈说着,挽着她的手,走向街心花园。 那段时间,一向不太看书的妈妈恶补了很多关于抑郁症的知识。 她把各种新鲜蔬菜换着花样做,把水果榨成果汁,给女儿补充维生素。 她带着女儿晒太阳,锻炼,补钙健身。 她陪着女儿坐火车去北京和天津的大医院寻医问药,也打听各种偏方。 她打听谁是本市最有名的心理医生,陪着女儿去就诊。 她把家里的刀子绳子都悄悄收拾起来,拿出笑话大全放在女儿枕畔。 她带着女儿去菜市场,去服装店,像没生病的人那样生活,从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她总是乐呵呵的,想给女儿一些正能量,但是头发却一年间白了一多半儿。 滟的父亲觉得女儿整天这样待在家里是件丢人的事,多次建议把滟送到农村老家休养,可是滟的妈妈坚决不同意,她在丈夫发火的时候挡在女儿面前,像母鸡护小鸡。她坚持把女儿留在身边,她说:“这里看医生方便,这里是滟最熟悉的家,孩子在这里才会有安全感。我的孩子就在我身边,哪里都不去。”父亲从未见妻子反应如此激烈,后来渐渐地不提此事了。 滟那段时间就像小孩子那样,整体待在妈妈身边,她总是问母亲,“为什么我这么倒霉,生了这样的病?” 母亲说:“人活在世,哪有不生病的,有病咱就治,没有什么大不了。” 滟说:“妈,你说,我能好吗?” 母亲说:“当然能。” 滟的妈妈看上去是很柔弱的人,可是女儿生病之后,她却变得无比强悍,她一门心思陪着女儿康复,笃定地相信女儿会好起来。 经过多方治疗与循序渐进地锻炼,滟的病在一年半之后基本好转,医生说抑郁症容易复发,平时要注意多锻炼,保持乐观情绪。 那时的滟,已经不那么恐惧,因为妈妈说:“最难的时候过来了,以后都是好日子。” 费了一番周折,滟又回到了学校,恢复了学习。 毕业后,滟回到家乡城市参加了工作,后来又结婚生子。她的抑郁症没有复发,她平时待人宽容豁达。 滟说,她生病的时候,如果没有妈妈,康复就真的遥遥无期,如果没有妈妈,她都不知道她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滟说,忘了是谁说过:“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这话太对了,如果在你人生最最灰暗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不离不弃,用自己温暖的怀抱抚慰你,给你这世上最大的柔情和安全,那这个人,一定是妈妈。 妈妈,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世上最柔软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