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科学精神会让人更幸福快乐吗?

20-科学精神会让人更幸福快乐吗?

2018-10-07    06'53''

主播: 汪诘谈科学精神

12 0

介绍:
听众武状元问我,科学精神会让人感到更幸福快乐吗?这个问题真的很尖锐,平时在跟听众的聊天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在家里与亲人一聊到中医话题,就会吵起来。以前不知道某些保健品没有作用的时候,看到朋友送过来,很高兴地就让父母吃了。现在知道了很多真相,再看到有朋友送保健品,就会替他们心疼钱。父母吃这些保健品吧,会觉得根本没有用,甚至还有害,心里会很痛苦,但是父母又很信,你不让他们吃,他们还会不高兴。还有一个听众跟我说,自从听多了我的节目,现在总是把逻辑和证据挂在嘴边,结果老婆就说他情商越来越低,逻辑和证据有那么重要吗?他老婆说生活中不一定需要科学,科学是科学家的事情,咱们平头老百姓好好过日子就行了。我觉得,上面这些都是大实话,很多事情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产生一些共鸣。我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科学精神已经深深地植入到了我的整个精神世界中,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只能诚实地回答:我觉得,科学精神确实不一定会让人生活的更幸福快乐,还往往会让别人感到不愉快。因为,真相往往都是令人不愉快的。还有,如果我相信死后能升入天堂,我想我就不会那么惧怕死亡。但是我现在知道了人死后就像是一场无梦的长眠,那肯定会比进入天堂可怕。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了科学精神后,我会更不快乐。我觉得科学精神说到底就是对真相的追求,不仅仅是自然规律的真相,也包括历史的真相,但是当我了解了很多历史真相后,却都是令人无比难过的,我也知道在不久远的一个荒唐年代,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被看不起的,是被打倒的对象,爱因斯坦被塑造成反动学术权威,批判相对论是政治正确,但相对论却是从科学上来说是正确的。伪科学完全压倒了真正的科学。知道了这些真相,我也非常不愉快有科学精神的人都是一群与大多数人思维模式反着来的人,大多数人都是开放式思维,对于未知的事情,先接受都是存在的,然后再去慢慢发现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这被叫做“敬畏未知”,或者叫做海纳百川,这种思维模式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而像我这样的人,则刚好是反过来的,对于未知的事情,先统统不接受,不当做是存在的事情,然后别人给我证明一件事情,我才接受一件事情,要说服我接受会相当的困难,我总是要看到足够多的证据才肯相信一件事情是真的。于是,我总是给人留下一个印象就是特别狭隘,特别自我,就像有人留言说的:你不能接受不同的思想,这本身就不科学。所以,像我这样不包容的人,当然会令很多人不愉快,因为我总是在追问别人,你说的这些有没有证据。那么,既然自己常常不快乐,又总是让别人不愉快,我为什么还要追求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精神呢?这个问题真的是相当的尖锐。我扪心自问,现在的我与十年前的我相比,到底是更快乐呢还是更不快乐?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我可以坚定地说,我更愿意成为现在的自己,不愿意回到十年前的思维模式了。我也问过很多听众你们是否后悔自己从我的节目中获得了科学精神,他们也跟我一样,觉得哪怕有再多的不愉快,自己也肯定回不去了。追求真相是有瘾的,当你知道了第一个真相,你就会希望知道第二个、第三个真相,这真的会上瘾,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瘾。或许我调查的范围还太小,那么,凡是听到我这个节目的人,也希望你能留言表达一下你是否后悔获得了科学精神?我是认真的,不是开玩笑。我就想接着追问自己,问什么?既然求真让我得到了那么多的不愉快,你为什么不后悔,依然要去孜孜不倦地探求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真相呢?我左思右想,我发现我很难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但是我又坚定的不后悔。我只能打几个比方来表达我的内心感受。一个盲人突然能看到大千世界了,尽管同样看到了血腥、恐怖、丑陋,时常惊恐不已,但是他不愿意再做盲人了。一个人生下来就在一间密闭的屋子里面,四面都是屏幕,每天都是蓝天白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一天他发现了屋子的秘密,开门走出去了,真实的世界广阔,但是未必完美,他不愿意再永远回到屋子里面了。这些比方并不完全准确,但是我也只能作出这样的比喻来描述我此刻内心的感受。获得了科学精神,就好像爬到了更高的山顶,看见了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当然就会有美丽、也有丑陋,但是我不愿意下来了。所以,对这个问题,我想我的回答是:科学精神不一定让人感到更幸福快乐,但是一旦获得,谁也不想再失去!听上去很奇怪,但这就是事实。或许还有个东西也有这个特点,那就是权力,它未必就一定会让人更快乐,因为权力越大,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越大,精神压力也越大,可是一旦拥有,就不想再失去。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因为我没有获得过权力,我只是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而已。我想,我的听众中或许有拥有很大权力的人,假如我问你,权力会让你更幸福快乐吗?然后再问你,那你想失去权力吗?不知道你会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