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科学精神养成课:总论和找到证据

03-科学精神养成课:总论和找到证据

2018-10-05    09'57''

主播: 汪诘谈科学精神

26 3

介绍:
我的这个课程的题目是:科学精神养成课。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通过我这个课程成为一个具备科学精神的人。你可能会想知道,为什么要成为一个具备科学精神的人呢?第一,   它会让你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以更可靠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帮助你更好的解决问题。第二,   它会让你变得与众不同,请相信我,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不会让别人感到讨厌,只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第三,   它不但不会让你变得特立独行,反而会让你更容易找到一群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朋友,并且,这些朋友会有很大的概率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第四,   它会帮助你不断累积优势,你会持续不断地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进步,隔一段时间之后,这种积累起来的优势就会显得非常明显。第五,   它会让你成为一个讲道理的人,而不是一个被人看成是胡搅蛮缠,无理也要搅三分的人。第六,   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它会让你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思考的反面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在生活中,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也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就是你最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个答案当然可以是由无数个形容词来组成,比如善良、勇敢、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修养等等。但是,如果只能让我选择一个词的话,我就选择一个,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再多的优秀品质都无法与之媲美。科学精神既然这么有用,那到底什么是科学精神呢?这个问题可以用很长的篇幅来回答,也可以用很简短的方式回答。我先用一个最简短的方式来回答你:科学精神就是一种不找到真相不罢休的精神。这个回答很简略,这一句话并不能真正让你养成科学精神。因为,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才能找到真相,找到真相的方法有哪些?所以,我的科学精神养成课其实也就是教会你许多寻找到真相的方法,当你把这些方法掌握了之后,你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我们今天的第一课,先从证据开始谈起。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虚构的故事和一个真实的事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假如我现在告诉你一件事情:1974 年,12 月 12 日,阿波罗 18 号按计划发射升空,前往月球,当时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是安德森、沃克和塔尔中校,在太空中飞行了 4 天后,飞船抵达了月球轨道。塔尔上校留在轨道上,而安德森和沃克则乘坐登月舱抵达月球表面。在地球上的休斯敦宇航控制中心,地面总指挥卡尔上校从传回的图像中惊讶地发现,在月球上还有一艘并非属于美国的人造物体。当宇航员走近时,才发现,这竟然是苏联的登月舱,因为上面印着苏联的标志。可是登月舱中的宇航员却不见踪影。突然,几声惨叫传来,随后,所有的信号都中断了,一切都归于沉默。连轨道上的塔尔也始终没有任何响应。好了,这件事情说完了。你能否区分出我说的到底是一个故事呢还是一次真实的事件?你是不是听着特别像真事,尤其是从我的嘴里说出来,因为在我刚才的叙述中,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所有的事情都说的有鼻子有眼。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是无法让你区分这是故事还是真实事件的。事实上,美国人从未发射过阿波罗18 号,最后一艘登月飞船是阿波罗17 号,刚才那个只不过是我根据一个叫《阿波罗 18 号》的科幻电影改编的故事而已。也就是说,这彻彻底底是我编出来的一个故事。通过这个例子,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个虚假的故事也可以编的有鼻子有眼,让你听起来就好像是一件真事。其实,我经常可以在报纸、杂志或者某本非小说的书籍上,看到这样编的有鼻子有眼的事情,但其实,经过一番调查后才发现,其实根本不存在。那么,是不是,说故事的人声明这是一件真实事件,他就肯定是真的了呢?也不行。比如,前段时间有一部国产反恐电影,叫《红海行动》,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打出了一行字: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你看,这都是一部在电影院公映的电影,而且黑底白字写着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总该不会错吧。其实,根据我的查证,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真实事件,那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虚构故事。那到底怎样才能相信某个说法不是编出来故事,而是真实存在的事情呢?只有一样东西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证据。什么是证据?就是可以证明某件事情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文字、录音录像、目击证人的证词、现场留下的痕迹、以及因为这件事情而必然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等等。我们科学精神养成课的目的不是要教会你能够像法官一样断案,而是要在你的心中建立一个证据的概念。有些时候,如果你听到一个说法,而在这个说法中没有提到任何证据,那么这个说法就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就好像我前面给你讲的那个阿波罗 18 号的故事,虽然我把时间、地点、人物都讲的清清楚楚,可是,你一会可以倒回去再听一遍,你会发现,我在讲述的过程中没有提到任何证据。例如,我没有提到这件事情是记录在什么材料上的,因为显然 1974 年我还没有出生,我不可能是这件事情的目击者,那我只能是从某个地方看来的。但是我根本没有提我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所以,仅仅从我刚才的讲述方式上,就已经可以让你在心中打上大大的问号了。我再给你举个例子,这是我今天刚刚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进化论”误导了整个人类》,这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大量具有高超智慧的文明遗迹,却有着远远超出人类文明的历史,这些不同时期的遗迹,完全打破了进化论的框框。18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太波山300英尺的地下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石器工具,经鉴定这是5500万年前的遗迹;1968年,考古学家朱伊特(Y.Druet)和萨尔法蒂(H.Salfati)在法国的一块石灰岩层里发现了一些不同型号的金属管,岩层的年龄是6500万年。你有没有听出来,这段文字与我一开始讲述的那个阿波罗 18 号故事的手法很像,都是说的听上去有鼻子有眼的,可是唯独没有告诉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从什么材料上看来的这些史前文明的故事。因为,很显然,作者自己不是考古学家,他不是这些遗迹的发现者。那么,这些故事就很有可能是他道听途说的,而最初的来源又很有可能是某个人心血来潮瞎编的。编故事一点都不难,你一个晚上也能编出几十个这样的故事,对吧。如果一篇文章,你看了一个开头,作者举出的那些惊人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告诉你资料的来源,那么在这些需要打上问号的材料之上再说任何其他观点,那就需要再多打上好几个问号了。这是我们科学精神养成课的第一堂课,我给你讲了什么是科学精神,有了科学精神有什么好处。我还给你讲了建立科学精神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起凡事都要问一问证据或者“理由”是什么的思考习惯。本节课的最后,我要教你一个很简单易行的提问方法。以后,不管是谁给你讲了一个让你感到特别诧异的事情,你可以这么问他:请问,你刚才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他如果回答你:当然是真的啊?你就继续问:那你是从哪里看来的这个故事呢?他如果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或者说我也忘了,那你就不能把他说的话当真。那如果他明确告诉了你他是从哪里看来的,你接下去又该如何判断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课要学习的内容。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