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鱼白,好吃得让人为难

河豚鱼白,好吃得让人为难

2014-07-31    08'58''

主播: echofilm

423 1

介绍:
河豚鱼白,好吃得让人为难 第一次听到《入殓师》这个名字,我没好气地责怪给我推荐的逗比同学,“是让我看鬼片的节奏吗?大晚上我一个人住寝室,你何苦来呢?”同学很是惊讶,“拿过奥斯卡的,挺好的一部电影,久石让的配乐……”听到这个名字,我倒来了兴趣,翻身爬起,费尽心思找了个不是那么清楚的版本,一个人看了起来。起先还跟着主人公小林的奇葩经历大笑,越到后面,影片的底蕴层层地铺开,一种静美的死亡与生活的气息包围了我,不得不承认,对于死亡,我们,太过年轻,对于生活,一如影片中社长饱食鱼白时意味深长的那句“好吃得让人为难”。 今年,我第一次经历了生死别离,老人和小林的爸爸一样,活到七十岁的年纪,总总算起来也就那么一箱子遗物,是该说他们简单吗?还是,生命的本质本该如此。跪在灵堂前的我怎么样也不愿意再抬头多看头顶的相片,因为生命是那么近,却又离我如此遥远,面对死亡,我们能做的只是万分虔诚地下跪,哭天抢地地哀嚎……我第一次听到那样撕心裂肺的哭泣,像是要把人一点一点撕裂开来,心窝子都掏出来,是单纯的不舍吗?还是,恐惧与不情愿交织而成的无力面对?我不知道。我错过了入殓,只匆匆地见了破例为我开棺而成全的最后一面,这一次,我再也没能忍住,只剩下本能地呼喊从小伴到大的名字,好像我足够大声,就能再听到一次回应,哪怕一次。 我第一次看到入葬,上山的路很陡,十几个壮汉齐声吼着,把厚重的棺椁抬上了半山腰,鞭炮声盖过了哭泣声,我看到漫天飞舞的纸钱和灰烟,我看到埋葬生命最后一个句点的大坑,人呐,活了一辈子,富贵贫穷,非凡平庸,还是水一样来,水一样去,就像片中所说:这世上的第一件东西不是自己决定的,走了,最后一样东西,也不是自己置办,之于世界,我们何曾来过? 看到小林温柔地为逝者入殓,我忍不住掉下泪来,这样一个尴尬的职业,在入殓师小林和社长的手中,却也作出了生命般的至美,这是一次尊严如何还给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过这最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这更是一次死亡到重生的生命过渡。 “感叹之后,就开始一点点回忆过去,死亡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纵是万般不舍,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别离,那位送别了一辈子的老人悠悠吐出这句话的时候,电影也就此升华。 未知生,焉知死,未知死,又焉知生之所依? 生命的路途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赞美和祝福,停停走走,周而往复,月台上,有的人下车,自然有的人补上,有人把死亡看做终点,那呼啸着喷涌着浓烟的列车轰隆隆地开进来,然后就此停运,有的人则不然,相信吗?死亡和生命一样,值得歌咏,值得赞叹。 “以前,人类还不懂得文字的很久以前,据说人们寻找符合自己心意的石头送给对方,收到石头的人根据石头的触感和重量,了解对方的心意,比如,滑溜溜的石头代表心情平稳,凹凸不平的石头表示担心对方……”大提琴的声音扬起,小林在蓝天之际看清楚了父亲的脸,也在绿水之洲延续给妻子石头的情谊,对于父亲,小林爱过、恨过,而半生未曾联系后,收到的第一份消息,却是永别的死讯。 一箱不值钱的遗物,一对遗下的母子,一次不成功的婚外情,一份普通的工作,一间家徒四壁,一场空……直到扳开那双僵硬的手,才遗漏了自己六岁的心意,才记起——一张微笑看着自己的脸,一双监督自己拉大提琴的眼,一对提着年幼的自己去泡汤的双臂,一张带着温度,交给自己沉甸甸心事的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结尾处,小林用自己的一双手,向着耗尽了三十年的爱与恨,思念与埋怨,画上句号。带着冷静,准确,以及温柔的情怀,小林君送父亲到了另一个世界。 生命由此结束,却又在另一个腹中开始,最终妻子平静地说出“我的丈夫是入殓师”圆满结局。 鱼白是雄性河豚鱼的精巢,又名西施乳,甘腻细嫩,味为海鲜之冠,以至民间有“不食鱼白,不知鱼味。食过鱼白,百鱼无味”的谚语。苏东坡初尝鱼白,曾发出“值那一死”的赞叹。而影片中佐佐木社长对鱼白的美味如此赞叹:好吃得让人为难。 生命,又何尝不是呢?生活,美好地让人为难,可至死不愿放下的,穷尽一切坚守的,最终还是会被吞食…… “再没有比死亡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