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济南商河,国君欲灌醉麦丘老人求点赞,结果打脸了

36. 济南商河,国君欲灌醉麦丘老人求点赞,结果打脸了

2019-06-02    10'44''

主播: 小韩说济南

1 0

介绍:
商河是济南最北边的一个县。华夏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商河得六千年。你知道商河三千年前叫什么吗?叫麦丘城。麦子麦,山丘的丘,城市的城。为什么叫这个名,那还得再倒推三千年。远古时期,中原地区称自己为中华,不是牙膏啊,是部落。认为自己的黄河流域是市中心,其他地方都是郊区。他们还给这些郊区的部落起了外号。东边的叫东夷,南方的叫南蛮,西部的叫西戎,北面的叫北狄。这些乡巴佬,怎么说呢,唉,不生火,吃生肉 当时,山东就属于东夷,东夷还有分类,有这么一类叫莱夷。莱就是上边一个草字头,下边一个来去的来。就是莱芜的莱,也是莱阳的莱,还是莱州的莱,为什么山东这么多带莱的地名,现在知道了吧,那都是当初莱人聚集的地方。莱夷这个分组,他们有个巨大的贡献就是培育出了小麦种子。可能你一听,感觉这有什么,植物种子落在地上就生长,还用培育?没这么简单,我给你举个例子吧,你从野外找头狼,看看可不可以给你看家?肯定不行,祖先把野狼驯化成看家狗,用了2万多年时间。小麦也是一样,虽然用不了几万年,但也不是撒到哪里都生长的。需要一个筛选过程。莱人就成功地完成了这个筛选过程。那个年代,给人们提供了粮食,很伟大,所以麦就表示莱,莱也代表麦,你去辞海里查查,它说:小麦名曰来。 当时,莱人的小麦研发基地就建在现在的商河,后来莱人迁到了胶东半岛。商河就留下了这座研究小麦的破城,人们就称这个地方为麦丘城。 有个成语叫:麦丘之祝。祝是祝福的祝。这事儿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国的老大齐桓公,来麦丘,也就是商河,来打猎。路上遇到四个老头,晒太阳。齐桓公他正在追一只鹿,追丢了,所以他看什么东西都瞪大眼睛。哎,一扭头就看到这四个老头,哎呦,这四个老头年纪可不小了。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汉朝人的平均寿命是39,唐朝是42,到清朝也不过45。当然,有活过70的,毕竟少,所以说年过七十古来稀。大多数还是50以内就去世了。齐桓公一看这四个老头,白头发,白眉毛,白胡须,身旁立着个崩白的白拐儿棒棍儿。老头们在聊天:左边老头说:“我是个脸盲,我和她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她也没看上我的钱”。右边老头说:“别提钱,我对钱没有兴趣……”中间一个老头一拍大腿:可以先来一个小目标!“嗯”,齐桓公咳嗽一声,走过去:大爷们,你们谁年纪最大啊?“啊~谁最大,老刘,不是,也不是老马,最大的应该是老王吧”“哦,那谁是老王吧”“孩子,别跟大爷逗,我姓王,我年纪最大,今年八十三了”“哎呀,大爷您好,我叫小白,是咱齐国国君……”四个老头一听,急忙摸拐棍。齐桓公吓一跳:大爷们,我是齐国国君,不是秦国国君。“噢,老弟弟们,是咱们的国君,赶紧起来磕头”。齐桓公赶紧拦住:不用了,不用了。王大爷,您八十三了,老神仙啊,您能送我一个祝福吗?来人,拿酒来!”王大爷接过酒杯:好啊,我很荣幸。我祝你长寿,祝人民爱你,你爱人民。“哎呀,谢谢王大爷,大爷说的太好了,再来一句”王大爷又接过酒杯:啊,还来,返场啊?“哗~”众人掌声不断。“好吧,我再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贤良的人长陪伴,正直的人在身旁”“哎呀,谢谢王大爷,越来越好了,这次都押韵了,来,再给大爷满上”王大爷端着酒杯:我都没词了,还说啊?“大爷您谦虚了,只要有酒,就有词儿”“好吧”,王大爷说:我祝你,臣子不得罪你,你也别得罪臣子。齐桓公脸上布满黑线:大爷,这句可没有前两句好,你重新说。“怎么不好?”“臣子不得罪我,是他们不敢。我是国君,他们是我的臣子,我为什么还不能得罪他们呢?”王大爷把杯子端起来了:给我满上!哗啦~齐桓公给满上。“臣子得罪国君,其他人求求情,国君就原谅臣子了。国君要是得罪了臣子,得罪了百姓,你看看夏桀得罪了商汤,被灭了。商纣王得罪了周武王,被灭了。被灭了还不算,到现在多少年了,你算算,啊,老百姓,还没原谅这些当国君的呢。”齐桓公一听,感觉麦丘老人说的有道理,就给四个大爷握手合影,然后给麦丘城加微博实名认证:智慧城市,历史名城,麦丘老人故居。麦丘之祝,也成为一段敢于直言劝谏的佳话。 说了这么多,那么麦丘城怎么又改叫商河了呢?这还得倒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汉朝时候,黄河山东段发大水,三十多个城市被淹,四万多房屋被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麦丘市民李先生通过微博@汉朝皇帝。当时值班的皇帝叫汉成帝,他收到消息,一看麦丘城,汉朝时期就有大V认证,这个惹不起,赶紧召开紧急会议,汉成帝任命自己的老师,文学家兼数学家——许商,去山东治理洪水。许商同志首先来到麦丘调研。许商发现,麦丘城治水存在问题。他们通过堆沙袋来阻挡洪水。沙袋堆有两米高,水进流向的隔壁的城市,百姓很开心,防洪工程做的很坚固。但是过了三天,水又回来了,因为隔壁城市的沙袋又增高了一米。许商说,不要再阻挡洪水了,这是互相伤害,我们一起来排水吧。许商说:我看附近有条徒骇河,这条河流向渤海,我们挖一条河通向它,这样我们这里的水也就流向渤海了,那里是灌不满的。虽然老百姓并不知道渤海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要灌它,但是沙袋确实是摞不动了。于是,大家根据许商的指挥,挖了一条通向徒骇河和河,很快,麦丘城的洪水就排走了。老百姓都很感激许商,为了纪念许商,就把新挖的这条河起名叫商河。因为河流作为地标比较方便,比如一群人去商河边上集合,去哪里?到商河去。所以,商河就代替了麦丘城,成了新的地名,一直沿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