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如何理解西南联大:对谈《九零后》导演徐蓓

我们今天如何理解西南联大:对谈《九零后》导演徐蓓

2021-05-26    73'44''

主播: 小游123

120 1

介绍:
嘉宾丨徐蓓(《九零后》《西南联大》导演)主播丨小树(豆瓣@树儿)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豆瓣@树儿) 本期的主题关于西南联大,一所诞生于炮火之中的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全称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平津陷落,为了躲避战争炮火,国内多所高校南迁至大后方,其中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于1937年9月10日在长沙组建成立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为日军的轰炸,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又于1938年2月兵分三路南迁至昆明,改称西南联大。 从1938年5月4日开课,到1946年7月31日结束,西南联大在云南办学八年,八年时间里,从入学的8000多位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走出了3882名毕业生,这3000多名毕业生中又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百余位人文大师。 在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苓三位校长的带领下,西南联大在办学最艰苦、最危险的岁月里,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高峰,这些毕业生对各自领域的贡献与影响自不必说,在八十多年的时间里,一代又一代西南联大的老师与学生,也以他们各自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方式,让西南联大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象征着自由独立,象征着刚毅坚卓,象征着赤诚勇敢,象征着浪漫可爱,象征着很多很多。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5月29号即将上映的纪录片《九零后》的导演徐蓓一起聊聊与西南联大有关的故事,徐蓓老师也是豆瓣高分纪录片《西南联大》的导演,我们会结合两部影片,和徐蓓老师一起聊一聊,今天的我们如何重新理解西南联大,如何看待不同时代下年轻人的迷茫与选择,是哪些因素让这所大学人才辈出,每个人所理解的西南联大精神又如何活生生地体现在每个具体个人的生命中。 当然,这次对谈也像两部影片一样启发我们反思:我们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该如何提高自己生命的志趣?当我们也进入耄耋之年,眼里是否仍然有如星的光芒? 另外,联大校友马识途先生的文集《沧桑十年》《百岁拾忆》《没有硝烟的战线》《风雨人生》《中短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最近刚刚由【后浪文学】出版,有兴趣的听友可以关注后浪文学同名豆瓣、微博进一步了解。  本期歌单 《未央歌》作词、作曲、演唱:黄舒骏 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作词:汉默斯顿作曲:约翰·施特劳斯演唱:Al Bowlly 【听友群】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入群方式: 1、 保存下图,用微信扫码即可加入群聊。 2、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右侧菜单栏“联系我们”点击“交流社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 3、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后台回复“群”“社群”“交流群”“后浪剧场听友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 4、添加【后浪剧场】小浪浪vx(langpostwave),备注来源的播客平台,会邀请您入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订阅收听【后浪剧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蜻蜓FM、QQ音乐、汽水儿App等平台收听。 【互动方式】 公众号:后浪剧场微博:@后浪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