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庙村音乐会:传承400年古佛乐

白庙村音乐会:传承400年古佛乐

2015-11-30    20'00''

主播: FM1860038

863 35

介绍:
导语:在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白庙村,然而,这个小村庄却因为它独具特色的音乐会而渐渐被世人所知。白庙村音乐会兼具北京地区禅乐和民间吹打乐的特点,节奏鲜明,曲调动听,在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请跟随记者张雅佼,一起听听白庙村音乐会传承人和他们与音乐的故事。 接音乐:《白庙村音乐会》1 现在您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白庙村音乐会的其中一个曲目《望江南》,笙管合奏,鼓乐齐鸣,令人精神一振。而带领大家演奏的正是我们今天节目的主人公——白庙村音乐会的第七代传承人贾廷信。 接采访:“我叫贾廷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庙村音乐会第七代传承人。” 贾廷信从十六岁开始进入白庙村音乐会拜师学艺,如今71岁高龄的他依然是乐队里的主心骨。 接采访:我还是16岁那年,1961年,开始加入白庙村音乐会拜师学艺。一个是那会儿小,没什么事,除了上学之余天天晚上村里头有这活动,我就喜好这个,从那开始,后来就是家里边没少做工作,上了初中让我考高中,停了那么一段,酷爱这个吧,现在呢没事了更得了,能一心一意地把传承搞下去。 白庙村音乐会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笙、管、笛、锣、钹、铙、镲、鼓8种。 记者:八种? 贾廷信:笙、管、笛、锣、钹、铙、镲、鼓。 演奏时一般由9到11人组成,演奏者分为前后两场依次坐定,前场由小镲开场,鼓、锣等打击乐器演奏,后场由笙、管、横笛等乐器演奏,前后两场交替进行,依次循环,直至曲目演奏结束。 接采访:这叫手鼓;这是小镲,打板用的,就是掌握它的节奏,它的拍节就听它的;这几样配合着打的,钹、铙、镲、鼓配合着打的;这是笙,17簧的笙;这是管,D调管,然后吹的时候要加这个引子,发音的 记者:那咱除了这俩还有这个是吧? 贾廷信:这是横笛;这叫云锣。 说起白庙村音乐会的历史,那就要追溯到400多年以前了。白庙村的音乐属于古佛乐,这种音乐是传统佛事活动中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礼佛、诵经、烘托庄严肃穆的气氛。明朝末年,潭柘寺的两位老和尚将300多首古佛乐传到了白庙村。 接采访:白庙村音乐会它是明朝末年由潭柘寺的两个僧人,三师傅和五师傅,云游到我们村以后,当时呢,见这村的村民善良好客,好施舍,所以就把潭柘寺里边的音乐,它是佛教音乐,工尺谱就教给这村了,从此以后就在民间流传着。正因为它是僧人所教的,所以到现在我们也一直在追求着禅乐的韵和味。它有禅乐的明显特征,像它的曲式结构比较庞大,它这个音调动听,再加上艺人娴熟的演绎、演技,听起来悠扬。在这400多年的传承中,又吸收了民间音乐的一些精华,所以到现在保持着它独特的风格。它既有清虚神秘的宗教音乐色彩,又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 白庙村音乐会在刚传到村里的时候,主要有三大用途:一是为老百姓办丧事,二是村民们自娱自乐,第三就是在每年的灯花节上祈福,保佑一年的丰收和安康。 接采访:灯花节就是每年那个正月十五,咱们不叫元宵节么,我们这个村有这个历史,自打有音乐会开始,随着元宵节这一天加上灯花节,就是在村里的大街小巷都转到了,一边放着鞭炮、一边点着灯花,一边吹打着。灯花是用纸做的,搁在地上一点就着,实际上呢,灯象征着光明,也是老百姓祈盼这一年风调雨顺,人身体健康,能获丰收。 和很多民间艺术一样,白庙村音乐会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不过,要想真正学懂这音乐会,也没那么容易,因为白庙村音乐会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它的曲谱——工尺谱。据史料记载,工尺谱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而得名。 接采访:工尺谱它就是“六五一上车工凡”,这么七个字,分别代表着“哆来咪发梭拉西”,它的很多的拐弯处又没有别的标记,全凭师傅一句一句地去教,说你可能有乐理知识,看梭拉谱行,简谱行,五线谱行,可能看工尺谱不一定能看懂。 白庙村音乐会最兴旺的时候有100多首曲目,后来,由于被认为带有宗教色彩,白庙村音乐会曾经一度被迫解散,曲目也大多失传。到了1985年,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正在文化站当站长的贾廷信又将当年那些老乐手召集起来,重新回忆整理了工尺谱。 接采访:当时呢,剩下的我们这几个比较老的艺人不多了,所以复兴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每天晚上组织我们这几个老的会员,回忆整理这些曲目,大伙儿往一块拼,一块凑,实际上呢,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整理出70多首曲目了,很不容易了。所以这次呢,我把它哪怕我手写成册,将来可以往下传承。但是跟我们老的几辈的音乐会相比,有一些比较知名的曲目失传了,但是我们还没有放弃,我们还一直在做。 在贾廷信的家中,我们也见到了这本传统的曲谱。 压混:这就是我们白庙村音乐会的曲谱。 一个四十厘米见方的正方形本子,上书白庙村音乐会曲谱几个大字,翻开曲谱,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奇怪的符号,仿佛天书一般,但在贾廷信眼中,它们就是一曲曲美妙的乐章。 接采访:唱工尺谱 在贾廷信和白庙村村民的努力下,白庙村音乐会又一次发展起来。2007年,白庙村音乐会成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冀中笙管乐”,白庙村音乐会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接采访:当时呢,我们音乐会复兴了以后,非常受镇里面、区里面领导的重视,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后来从2003年开始,镇级的、区级的,加上市级的媒体,不断地来采访,给予报道,这样白庙村音乐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是潭柘寺老师傅教我们的,我们呢,2004年又到潭柘寺做了一次回访演出,主题就是潭柘寺从100多年以前着那一把大火,古佛乐这块就失传了,这样呢,它那的师傅交给我们的,从民间又传承了400多年今天又到潭柘寺回访,潭柘寺断档100多年的古佛乐今天又回到了潭柘寺。 记者:这个意义是很重大的。 贾廷信:对。随着媒体的报道,当时我们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又比较重视,2006年我们就开始跟镇里面的领导和区里面的领导一块整理资料,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项和申报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2006年申报,2007年北京市级的就批了,接着我们又申报国家级,2008级国家级也批了。 记者:那当时专家给出的意见是什么? 贾廷信:最后专家定这就是叫“冀中笙管乐”,智化寺的叫京音乐,给我们这音乐会定的叫“冀中笙管乐”,因为在冀中这一带,笙管乐,民间的这块不少呢,要按咱们粗话说,有和尚有老道有吹鼓手,还有杂耍班子,但是作为我们这个,真正的僧人教的,又按照禅乐的韵和味来传承的,它就没有了。 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白庙村音乐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吸引了一些外国友人。 接采访:在我们本村,我们就接待了一批俄罗斯音乐届的专家学者,就到白庙村来专门听古佛乐,来听白庙村音乐会。 记者: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贾廷信:他们也是通过旅游公司,他们带着翻译过来,因为那会白庙村音乐会知名度比较高了,在旅游的途中又能够欣赏到古佛乐,他们认为这是比较好的。那次就在我们村,我们给做了一场表演,也受到了好评。 现在,整个白庙村音乐会大约有十五六个人,年纪大的70多岁,年纪轻的40多岁,最近,还有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刚刚入门。不过,对于白庙村音乐会的传承,贾廷信依然非常担心。 接采访:非常担心这个,如果说某一个年龄段的没有这方面的年轻学员,恐怕就面临着失传和断档,我们也非常着急,这么多年了也在积极地挖掘人才。我想总归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强多了,只是形式不一样,生产方式不一样。现在年轻人都有家庭,都有事业,这个行当本身又不挣钱,养不了家糊不了口,所以他要想入这门,第一他得有这方面的兴趣,第二我们还得支持还得鼓励,想方设法让他学进来。所以说有两个年轻的,刚刚开始学,他们现在都忙于事业,我们也不怪罪他们,我们只是鼓励他在业余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他,支持他学下去,帮帮他。当然现在资金比较紧张,我想一旦资金这方面比较宽裕了,就用于鼓励年轻人来学习工尺谱,学习笙管笛锣。我都想建立点激励机制,哪怕给点补贴,都是值的。我们每次活动,村子里多与少都资助。因为音乐会在它这个三四项活动当中,给老百姓提供无偿的服务,没有钱,不挣钱,音乐会这些人这么多年,没有分过一分钱,说给谁家办丧事,说这家比较宽裕,或者说这家姑奶奶也好,儿子也好,给点赏钱,他都留着,置办点乐器,添点服装,添点道具。最近这二年,镇里面、区里面都给支持,去年,给我们拨了几万块钱,我们置办了新的乐器,新的服装,和一些个我们正月十五、七月十五悬挂的饰品,逐年在增吧。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将来要拿出一部分来鼓励年轻人学习工尺谱。 相传,白庙村的村民大多是山西移民的后代。明永乐年间,他们从山西洪桐大槐树搬到这里,从此定居。所以,白庙村至今还保留着山西的一些民风民俗,包括白庙村音乐会,也继承了一些山西的文化气息。从明永乐年间至今,从洪桐大槐树到长子营镇,白庙村的村民在岁月流转中,以接纳、包容、发展的智慧,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让一种曾经的艺术形式有了更加深厚的内涵,焕发了更强的艺术生命力。我们也希望,白庙村音乐会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接采访:我觉得,作为我们这一代,现在的条件要说比过去好得多的多,在这村,400多年都传承下来了,要到我们这一代如果断了档,失了传,我们就是千古罪人,所以我感到有压力就在这呢,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档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