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影史第一女导演阿克曼,她将女性电影带上巅峰

172 影史第一女导演阿克曼,她将女性电影带上巅峰

2023-07-29    119'27''

主播: 深焦DeepFocus Radio

358 2

介绍:
本期播客的主题是一位影史上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女性导演:香特尔·阿克曼。在最新一期《视与听》杂志影史TOP205的排名评选中,阿克曼导演的《让娜·迪尔曼》排到了榜首的位置,打破了以奥逊·威尔斯、希区柯克为代表的男性垄断,将女性电影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次播客的契机是因为中国电影资料馆最近正在举办阿克曼回顾展,到时会展映阿克曼的14部长片和7部短片,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在大银幕上全面认识阿克曼的机会。阿克曼职业生涯导演了超过50部电影,在她的电影系列里,涉及各种类型,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电影,歌舞片都有。她的视野遍及全世界,在比利时、美国、东欧、以色列都曾拍过电影。她身上经常被贴上各种标签,女性、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二代、女权主义者、女同性恋、著名导演等。但她本人非常反对贴标签这种行为,在自己的肖像不遭受剥削和扭曲的情况下展示自己和自己的艺术,对于阿克曼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学者与我们做分享,分别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系副教授杨慧,以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黄兆杰,他也是这次资料馆阿克曼回顾展的映后嘉宾。本期播客从《让娜·迪尔曼》聊起,探讨这次登顶到底意味着什么。然后延伸到阿克曼创作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让她选择了这样的创作方式。此外,杨慧老师也从女性电影史的角度为我们梳理了女性电影的发展,以及阿克曼的影史地位。黄兆杰老师则从实验电影的角度探讨了阿克曼所受的影响,以及实验电影与女性电影相辅相成的关系。 香特尔·阿克曼本期嘉宾:杨慧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德国电影和世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与创作。黄兆杰青年电影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研究方向是实验电影史及理论。电车深焦DeepFocus编辑豆瓣 @电车时间轴:本期播客总时长:119:27本期播客总时长:119:27「4:52」 为什么《让娜·迪尔曼》可以排到影史第一?评选榜单这件事,看它是什么政治倒向更重要影史上女性导演的创作时受压制的,能代表女性的伟大杰作少之又少,就很难被分票。意识形态反对右翼,用文化的形式抵抗《让娜·迪尔曼》:千年女性无言无语无声无名「15:58」 女性电影语言探索的历史新女性电影的第一个slogan:走向摄影机后面很长时间内,女性电影都是实验电影,她们在寻找自己的语言《钢琴课》在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中是里程碑「25:08」 《让娜·迪尔曼》里嫖客的设置和最后突兀的谋杀影片的社会背景是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妇运,最后一杀回应妇运七八十年代电影理论由女性电影人在推动电影是高度抽象的,折射了千百年来女性的状态关于女杀手的出现,用女杀手来表明与男权的势不两立「38:33」 阿克曼电影与其他电影里厨房空间的表达私人的就是政治的,将女性打入厨房是男权政治使然《安东尼娅家族》:肯定厨房;《探戈课》:男人也能进厨房厨房空间是对束缚和压迫的表达「54:01」 阿克曼首部作品《我的城市》的重要性18岁时就彻底预见到了自己的一生阿克曼一生都在反抗不能用通常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阿克曼在改变你对世界观的思考「58:45」阿克曼电影里狭隘的空间塑造的苦闷战后50年代是郁闷的平庸的年代「74:11」 阿克曼电影里画外音的运用阿克曼擅长内心世界的表达「78:31」 阿克曼女性电影人身份的强调阿克曼在女性电影中有自己的特点「89:55」 阿克曼关于自身的创作与作者论阿克曼高度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电影中阿克曼在过一种很临时的生活「104:15」 2000年后女性电影的变化 《让娜·迪尔曼》剧照 素材库涉及影视:香特尔·阿克曼:《我的城市》 (1968)《蒙特利旅馆》(1972)《我你他她》(1974)《让娜·迪尔曼》 (1975)《家乡的消息》 (1976)《安娜的旅程》 (1978)《告诉我》(1980)《美国故事:食物,家庭和哲学》 (1989)《来自东方》 (1993)《阿克曼自画像》 (1997)《南方》 (1999)《非家庭电影》(2015)其他提及电影:《迷魂记》(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58)《公民凯恩》(奥逊·威尔斯,1941)《水形物语》(吉尔莫·德尔·托罗,2017)《绿皮书》(彼得·法雷里,2018)《怪诞的奥兰多》(乌尔里克·奥廷格,1981)《钢琴课》(简·坎皮恩,1993)《波长》(迈克尔·斯诺,1967)《笔记·日志·素描》(乔纳斯·梅卡斯,1970)《海鸥食堂》 (荻上直子,2006)《诱惑:残酷的女人》(伊菲·米克施 / 莫妮卡·楚特,1985)《安东尼娅家族》(玛琳·格里斯,1995)《探戈课》(莎莉·波特,1997)《卡策马赫尔》(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1969)《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沃纳·赫尔佐格,1974)《野孩子》(弗朗索瓦·特吕弗,1970)参考书目:《海蒂性学报告》雪儿·海蒂《性别麻烦 : 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朱迪斯·巴特勒 使用音乐:开场:Jessica Paré - Zou Bisou, Bisou结尾:Casimir Liberski - 《我不属于任何地方 - 香特尔·阿克曼的电影》片尾曲制作团队:监制:Peter Cat统筹:电车策划:电车剪辑:电车编辑: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