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在只能做二流观众的时代,聊聊娄烨和《风雨云》

175 在只能做二流观众的时代,聊聊娄烨和《风雨云》

2023-08-13    108'47''

主播: 深焦DeepFocus Radio

524 1

介绍:
娄烨导演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129分钟日本发行版及本片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近日上线流媒体。一时间,娄烨再次成为了影迷们街头巷议的对象。真正的《风雨云》到底是什么模样?他在纪录片中那个落寞的背影后面又藏着什么?而我们在这个只能做二流观众的时代,还能讨论什么?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胤祥老师,一同来聊聊这两部电影,以及娄烨背后的故事。[图片]《梦的背后》剧照本期嘉宾:胤祥电影学者Peter Cat电影人、媒体人、深焦创始人。豆瓣@Peter Cat[图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剧照时间轴:本期播客总时长:1:48:4700:04:05《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版本乱象和背后的成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有三个版本,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删减,娄烨最后是无奈的妥协00:15:55 过去十年中国电影的狂飙突进时代。电影行业在过去十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导致了大量资金的涌入,艺术电影也得到了之前不敢想象的投资。第六代导演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00:28:46娄烨在大陆影迷中享有高声望的原因。娄烨的声誉超出了单纯的电影的范畴,他的不妥协成为了一种象征。娄烨是在用自己的作品不停的发声,他的作品和自己的立场在精神上是一致的。00:32:29《梦的背后》纪录片作为一部电影的纪录片,《梦的背后》不够好,没有深挖拍摄的过程,只是浮光掠影地呈现。但是作为历史资料,它展示很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00:41:27娄烨美学的原创性:记录与自由的关系娄烨的美学强调真实,他希望到达一种纪录片式的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同时他又给了表演非常大的空间,让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娄烨会在电影中尝试新的技术,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00:53:30娄烨电影的文本和叙事对于“狗血”的定义,娄烨的电影中常常有很多过于情绪化的情节。娄烨通过自己的美学,又削弱了剧情的“狗血”化。01:10:01娄烨的空间先行电影:中国都市电影的里程碑式贡献娄烨始终将镜头对准中国都市,纪录中国当代发生的变化。01:31:14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主要特点:用个体声音记录时代。第六代导演的成长和当时的艺术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收到多了艺术领域的影响。[图片]《梦的背后》剧照涉及电影:娄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8)《夏宫》(2006)《周末情人》(1993)《紫蝴蝶》(2003)《推拿》(2014)《兰心大剧院》(2019)《三个字》(2023)《春风沉醉的夜晚》《浮沉迷事》(2012)《花》(2011)《苏州河》(2000)《梦的背后》(马英力,2018)《大都会》(弗里茨·朗 ,1927)《一代宗师》(王家卫 ,2013)《色戒》(李安,2007)《南方车站的聚会》(刁亦男,2019)《地球最后的夜晚》(毕赣 ,2018)《郊区的鸟》(仇晟,2018)《红高粱》(张艺谋,1988)《黄土地》(陈凯歌,1984)《盗马贼》(田壮壮,1986)《建国大业》(韩三平 ,2009)《智取威虎山》(徐克,2014)《红海行动》(林超贤 ,2018)《白日焰火》(刁亦男 ,2014)《本命年》(谢飞,1990)《南国,再见南国》(侯孝贤 ,1996)《海上花》(侯孝贤 ,1998)《平原上的摩西》(张大磊,2023)《首演之夜》(约翰·卡萨维蒂,1977)《小寡妇》(蔡成杰,2017)《笨鸟》(黄骥,2017)《极度寒冷》(王小帅,1996)《野猪林》(崔嵬,1962)《我11》(王小帅 ,2011)《让子弹飞》(姜文 ,2010)《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2009)[图片]《梦的背后》剧照本期使用音乐:开场:Andy Williams—— Can't Take My EyesOff You中插:Summer Palace Main Theme结尾:王杰 —— 一场游戏一场梦制作团队:监制:Peter Cat统筹:Peter Cat策划:Peter Cat剪辑:黄哲成编辑:电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