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冬梅傲雪》

第十二期《冬梅傲雪》

2016-05-28    14'48''

主播: 夏文学社

361 7

介绍:
冬雪傲梅 读过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她是一个一身诗意的女子;读过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她是一个时尚冷艳的女子;读过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她是一个追寻温暖与爱的女子......直到你读萧红的生死场,仿若她是一个历经人世苦难、历经岁月沧桑的人。而在写《生死场》的1934年,萧红才23岁。像是一枝,在极其寒冷的冰天雪地里,傲岸绽放的梅花。 长时间的寒冬封锁着东北大地,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妇女和孩子、还有那些贫穷的男人们,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村子里的人们,坚强地、挣扎着活着。日本人侵略的时候,他们甚至连活着的权力都没有。这是23岁的萧红写的《生死场》。 23岁的林徽因,同未婚夫梁思成在美国留学,学习建筑、设计。年少时众星捧月,懵懂时期俘获了徐志摩倾心的浪漫,遍历欧洲各国。 23岁的张爱玲,在香港大学专修文学,因香港沦陷,回到上海。给各种杂志写剧评、影评,发表中篇小说。 23岁的三毛,正在准备前往西班牙留学的申请。 而23岁的萧红,已经经历了人生的生、离、死、别。 早年,母亲去世。18岁时,唯一给她温暖与爱的祖父也离开人世。 她19岁逃婚,众叛亲离;无情冷漠的父亲不再给她一分钱,为了继续上学,对未婚夫汪恩甲妥协,汪恩甲欠下旅馆的钱,背弃怀有身孕的萧红,再也没有踪影。 21岁时,她向报社求助时结识萧军,两人情投意合。在一次洪水后,萧军救出困在旅馆的萧红。萧红生下孩子,因无力抚养,将孩子送人。 22岁时,她写了一篇《弃儿》,妇人的无奈和心酸,生与死的挣扎,力透纸背。 之后,她和萧军在欧罗巴旅馆渡过一段食不果腹的日子。也是在这个时期,萧红创作了《商市街》等大量作品。他与萧军合创《跋涉》,因此作品受到怀疑,逃往青岛。 23岁时,她在青岛创作完成了《生死场》。 其实,也不止《生死场》,她所有的作品都充满着苦难,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对饥饿的恐惧、对死的挣扎。甚至她最后一部《呼兰河传》,开篇那种寒冷,让人铭心刻骨。也是她写的这种冰冷和憎恶,才让人觉得在这个世上,温暖与爱,是多么珍贵,多么美丽。 31岁时,她就因病去世了。20岁时,她逃离家乡,31岁时,她逃离人世。短短11年,她已经历经人世所有悲欢与离合,困苦与忧愁,坚强与绝望。 此刻,我们不谈别的,谈谈一个女人的感情经历,也是她一生的漂泊历程。 一个女孩子,没有母爱,也没有父爱。成长中,只有年迈的祖父,给她快乐、温暖与爱。祖父也看到她的不幸,常对她说的一句话是:“快点长吧,长大就好了。” 她长大后,疼爱她的祖父去世了。冰冷无情的父亲逼她成亲,她逃婚。她想继续读书,和表哥在一起。当表哥被断了钱财时,她被迫离开学校。 未婚夫汪恩甲她不爱,但他可以让她继续读书,她答应与他在一起。身怀六甲后,汪恩甲弃她而去。 萧军她是喜欢的。在她贫困交加的时候,同样贫穷的萧军给她有力的爱。她弃掉汪恩甲的孩子,或许,有为了全心全意和萧军在一起的原因。 两人在一起,虽然物质匮乏,但他们都乐观。萧军是有英雄情结的人,天下可怜的女子,他都愿意伸出援手。女子倾慕他,他也借出自己的肩膀。他是男儿胸怀,心系祖国疆土,斗志昂扬去从军,对怀有自己孩子的萧红,不挽留。 萧红是女儿心性,更懂倾慕萧军的那些女子,看她们像自己般扑向爱情,心痛又恨,忧疾在心。她试图离开萧军,去了日本对萧军又是倍加思念,又回到他的身边。她对萧军一心一意,除过打理生活,便埋头写作,写东西能让她快乐,让她忘记生活给的痛苦,萧军给的痛苦。 她的文字,写真实的苦难,写精神的渴望,这是她作为一个作家负担起来的责任。鲁迅先生赞赏她,给她很多帮助,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但她最需要的,一个女人最需要,是同她一起生活的那个人,对她理解、专注、疼爱、鼓励。这些,英雄萧军永远给不了她。她是他划过的一根火柴,他会当着她的面,划另一根火柴。这是她心里最痛最难言的伤。 端木对萧红专注,同为作家的端木蕻良,极其赞赏萧红的作品,性格孤傲冷僻的他,竟当着萧军的面夸赞萧红的文笔胜过萧军。在两萧感情出现冲突后,端木和已有身孕的萧红在一起。也是他,在那个时代,忍受别人不理解的眼光和家人的反对,在武汉给萧红一个婚礼。这样的端木,是刚强的。萧红在婚礼上,说出了她对端木所有的希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如同所有平常女子队婚姻的渴求。 但是,端木性格的软弱与从小优越的成长环境,造成他并不会用力去呵护萧红。武汉沦陷时,他独自先逃往重庆。虽然他在萧红最后病危的时候陪在她身边,在她逝去后18年之久再婚,经常拜祭她。但是,他怎么能,在战火纷飞时,丢下一个孕妇独自逃走?萧红以为,端木专注于她,她便能结束感情上的痛苦。但是她忘了,端木虽然会对她情感忠诚,战乱时期,怯弱的端木,会恐惧于死亡,扔下她,让她独自面对死亡和恐惧。而那个勇敢坚强的萧军,死也要将她拖上船一起逃离的。 骆宾基崇拜萧红。香港沦陷,在萧红疾病缠身、窗外炮火轰炸的时候,骆宾基守在她的床边,照顾她。25岁的他,从一个女人的文字里读到浩渺、悠长、开阔的世界;从一个女人的故事里,听到生、离、死、别、饥饿、贫穷、还有爱与恨。在与死神搏斗的日子里,在端木再次离开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没有离开,照顾萧红到最后一刻。萧红本人对于她与骆宾基的感情没有留下什么说法,骆宾基说,萧红告诉他,如果病好了,就嫁给他。那么,我们暂且将骆宾基作为她情感的最后一站吧。 萧红短暂的一生,仿佛一直在漂泊,她停留的岛屿上,那些听她讲她的经历、帮她生活的男人,都会爱上她。虽然都不长久,但,那些他们给的温暖与伤害,旁观者看,又惊又叹。 萧红自从逃离,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但她的足迹却踏遍了半个中国,结识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她在贫穷时、怀有孩子被遗弃时、身患重病时,总有人,为他挺身而出。 她平身最爱,投身写作,有个爱人。但都不能如愿太久。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日寇侵国,炮火追着逃生的人群,她没有一间安定的房子专注于她的创作。爱他的人要么太过刚硬、要么太过柔弱,都不适合,照顾她天荒地老。 她是坚强而柔弱的,面对饥饿、疾病、死亡,她是坚强的。面对离弃、背叛、不忠、讥笑,她是柔弱的。她一生爱得最深的,是萧军,这个勇敢的人在她怀有别人孩子的时候爱上她。命运像是被安排好了,在她有了他的孩子时,他们分离。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忍受不了,她爱的人,心里人来人往。 她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独特的创作。当别人在战火中写着战争、歌颂战争中的英雄时,她呕心写着人们普通生活中的苦难与挣扎,写着人的饥饿、写着那些街道、那些妇女孩童、那些村庄的生与死。她让人们记住苦难,明白快乐与幸福的难能可贵,所以,她和别人,不一样。 她就像寒冬天里,冰天雪地里傲寒绽放的梅花,不言不语,经过她的人,总忍不住驻足,忍不住赞赏,忍不住爱她。 可她,只适合在寒冬里美丽,也是看似摧残她的寒冬与沉雪,成全了她的美丽。 作者:楠木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