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以色事人能得几时好?靠才华吃饭才长远

24 以色事人能得几时好?靠才华吃饭才长远

2021-02-23    23'45''

主播: 老文的底层逻辑|重装系统得趁早

89 1

介绍:
今天和各位聊聊:走捷径、送礼、抄近道这些不正之风。                           当年在北京相声圈,有个四处碰壁,不受待见,想当门下走狗而不可得,后被同样受到排挤的侯耀文,收入门下的郭德纲,拯救了中国相声。九九年,吴宗宪门下,有个开始他看不上的年轻人叫周杰伦,后来拯救了华语音乐。有人开玩笑说,艺术这行,得老天爷赏饭吃,不然很难成功。突然就想到了大专生包贝尔,他刚出道的时候,有点像张家辉。当时王宝强退出了徐峥的“囧”系列,由包贝尔接任,机会非常好,结果演技被大家诟病。 后来又出了在婚礼上,把伴娘柳岩扔水里事件,非常不受人待见,被嘲讽既没演技人又狂。直到翻拍韩国电影《大人物》,包贝尔演了一个富家公子,暴打王千源,让人恨的牙痒痒,人又火了起来。 很多人刚出道,不被人待见,但只要有本事,到哪儿都能闪光。 章子怡当年去看《绣春刀》,本来是奔着张震去的,结果被周一围圈粉。在《建军大业》里,周一围演技也让人深刻,演坏人能坏到骨子里。 据说周一围和张颂文是好朋友,当年两个人跑剧组试戏,被评价“一个像傻子,另一个像侏儒,两人不可能成大气”。两人发誓,一定要在圈子里混出个样来。后来张颂文成了“金牌绿叶”,在《隐秘的角落》里演朱朝阳父亲,演技非常好。周一围也顺利提升,现在是《上阳赋》里的男主。他们为什么能绝处逢生,从不受待见,到成为主流艺人? 江湖传言:王宝强当年救了冯小刚一命,冯导为他量身打造了电影《天下无贼》,他演“傻根儿”,刘德华、刘若英给他搭戏,葛优、李冰冰演配角。机会抓住可不得了,却也角色定型,接的很多戏都是一些傻根儿类的角色。 后来出演了《Hello,树先生》成为经典,演一个守村人的故事。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说不敢再看,仿佛看到了自己记忆深处的某个人。王宝强上了一季跑男后,就开始潜心人物创作,在圈里的名声越来好。人得有野心,换一个说法就是,人得有追求。 陈思诚找他演部电影,王宝强推辞说,要演有挑战性的。于是就有了“唐探”系列,现在打造成了“唐探宇宙”。 不要觉得,刚出道就达到巅峰,年少成名是好事。有一点曲折,反而能让你冷静下来去思考,什么路更适合自己。 不管是追求还是野心,都是被磨练出来的。现在台上厉害的人,当年都有黑历史。没有黑历史,就没争议性,没个性,没野心,没追求,迟早被淘汰。徐峥人到中年,才找对了自己的戏路。像《人在囧途》系列里,扮演中年成功的失意男人。找到自己的特点,演出自己的特色,寻到自己的唱腔,就得走自己的路。 成功之前,必须经历过各色事务。 张颂文也不是一天就成功的,人家演过《乘龙怪婿》里的阿发,早年也当过男主。如果一直做龙套,没登过顶峰,看过高处的风景,不知道那里有多美好,就不会坚持太久。要能坚持住,格局要大,起点就要稍微高些。哪天别的演员无法到场,选了你,就算本子再烂,也得坚持,至少是主角,是个机会。 王宝强、包贝尔、周一围这些人,成名前都有过小高峰。包贝尔演过《致青春》,周一围中戏毕业,天之骄子。为什么这些人坚持不走捷径? 因为,这几个人的长相不适合走捷径。但凡稍微有那么点洁净的样子,也不可能走这条路。到处跑、到处混、到处想办法雕琢自己,没有别的路可走。 薛之谦开火锅店,维持自己创作,发唱片需要钱,算风险投资。张颂文办演技培训班,补贴生活费,让自己活下来。郭德纲早年写剧本,年轻时候为了挣钱什么都干过。 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走好了可以发家致富,走不好,内心就只剩“信念”二字。事业要有小高峰,才能调动积极性。知道目前靠这个很难生存,要干点副业挣点小钱,把日子渡过去。在北京,很多玩地下摇滚的年轻人,折腾坏了,坚持不下去了,就做些有五险一金交社保的工作,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就像围城,体制内很多人三十多岁,想去体制外拼搏。体制外的很多人,挤破头也想考进体制内,体制内各种保障都有。就看你的信念在哪里?想做普通人,朝九晚五挺好;不想做普通人,就得没日没夜,把加班当家常便饭。 进体制内,经过科研院所或者特殊方式,像刘昊然进了文工团,向着国家一级演员的道路去走。又当明星,又当事业单位的员工,两不耽误。奔跑的路上,给自己栓个保命绳,别不顾一切向前跑。 年轻时飘点是好事,兜里踹俩钱,说话声音比一般人高,人们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之后被打压几次,知道水深水浅,知道出去得演,不演会有灭顶之灾。 德云社直到“徒弟扫地出门风波”之后,突然变成了一个讲礼貌,有传统礼仪的组织。郭德纲被大牌发律师函后,“德云华服”诞生了。被人家弄得满城风雨,心也就沉下来了,知道那些外在的东西,别人怎么看自己,已经不重要了。刚开始,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你看我这金表晃不晃眼,你看我这车豪不豪,你看我这个东西怎么样?刚有点成就,特别喜欢拿外在的东西证明自己。真功成名就,也就不在乎了。 网上有个段子:雷军四十岁时,背个双肩包,连个事业都没有 。创建小米时,为了让厉害的人进来,自己先投了一亿美金。自己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带头进去,花自己的钱。那些顶级大佬,很多穿的特别普通,扎克伯格弄个灰色T恤,反而更加低调,不显山,不漏水。 大部分不成功的人,这辈子就毁在抄近道上。 什么是抄近道?你有没有一门专精的事业,一个专精的领域,或者一件热爱的事情,对你很重要。信仰,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它根植于内心,关键时候能救命,能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是价值观,若能拿出生命做事,一定能成功。 演《建党伟业》的时候,刘德华和杨颖搭戏,两人站那儿,摄影机打开,杨颖完全哭不出来。拿催泪棒没用,用风油精也没用,刘德华估计心里在想,这辈子再也不跟她演戏了。 心里有信念,基本盘不是抄近道得来的,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磨出来的。 王宝强不拍喜剧,做功夫明星也可以,毕竟从小练童子功,身上有门手艺。有人讲,自己身无长物,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在单位做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怎么办?把你的文笔、口才各方面职场的通用素养练好,到哪儿都能用上。 我们上半集先聊到这儿,下半集跟大家聊聊不抄近道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