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另类摇滚(下)

【ROCK】另类摇滚(下)

2016-01-31    16'20''

主播: Makeitordie

584 36

介绍:
本期节目改编自《摇滚的前世今生》 【Losing my religion】 在艺术领域,很多事物成为主流之前,都曾是不合主流的,贝多芬是,另类摇滚也是。另类摇滚虽然从非主流上升为主流,但它的称呼延续了下来。除了上一期节目介绍的爱尔兰乐队u2,还有一支乐队也是另类摇滚宗师级别的,那就是美国的R.E.M. 【everybody hurts】U2 为他的乐迷奉上了政治日程表,R.E.M 则开辟了另一条通向主流另类摇滚世界之路。主唱Micheal stipe不偷你的女朋友,也不想毁灭世界,他是个咕咕哝哝的自赏派。peter buck的吉他清脆响亮,节奏变化起伏。两个人的合作展现出伤感、内敛的特点,颇具迷人魅力.乐队的影响力和他们的专辑销量一样在增长,1985年他们的专辑《fables of the re-construction》重建的寓言 卖出了30万张,这一张专辑对另类摇滚产生的重要作用,等同于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之于主流摇滚。之后他们又发行了《document》,《green》,《out of time》,成绩都很不错。 【down in the dirt】在另类摇滚主流化的过程中,也就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除了u2和r.e.m,有其他力量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美国,那就是硬核,Hard core。硬核属于地下音乐,从70年代晚期开始,地下音乐生机勃勃地,从一个城市发展到另一个城市。而这些音乐家们走上了一条没人走过的路。这里面就包括 音速青年,脑残乐队,Teen idles乐队,小威胁乐队还有 黑旗乐队等等。他们影响了同时代、和后来的乐队,融合了爵士、雷鬼、朋克、金属等音乐的精华而且关注政治问题。黑旗乐队的音乐,以厚重的吉他为主,配合猛烈的鼓,人声则嘶喊着唱出美国社会的灰暗光景,这种模式也是硬核的基础。 【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说完了美国的另类摇滚,我们再说说英国。有两件事使得英国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和美国有所不同。首先,也是最大的区别:英国的“非主流摇滚”和流行乐的关系更多一些。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存在,比如“歌特摇滚”(Goth Rock)和“自赏摇滚”(Shoegazing),但大多数乐队还是比较偏向流行。其次,英国另类摇滚随性地接受舞曲和俱乐部文化,那些乐队经常会在歌曲中使用舞曲的节奏和结构。总的说来,英国另类摇滚的发展方向并不像美国另类摇滚那样统一。即便如此,英国也有像美国R.E.M那样的乐队,那就是史密斯乐队。现在播放的《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来自他们的经典专辑《THE QUEEN IS DEAD》. 【FIRDAY I'M IN LOVE】史密斯乐队活跃在1982-1987年间,在他们之前,有文学流行乐女歌手kate bush,哥特摇滚乐队 包豪斯,还有一直活跃的the cure。虽然这一首the cure的Friday I'm in love 非常坦率直白,风格清亮,但你很难想到这个乐队曾有 从刺耳的后朋走到恐怖悲恸的哥特这一阶段。 【we are the world】那么另类摇滚,是如何试图改变世界的?1985年的“四海一家”标志着慈善摇滚“benefit rock”的到来,看来,另类摇滚音乐家们不仅仅想要挑战已有的音乐规则,更想改变这个摆在眼前的世界。虽然许多摇滚慈善音乐会的参与者与另类摇滚没有太多关系,但这类演出的普及则表明了一个道理,自我沉沦的70年代过去以后,做摇滚歌星本身不再是目的。1974年,米克·贾格尔 宣扬 摇滚就是摇滚,不过,另类摇滚的到来则提醒了我们,摇滚,远不止是摇滚。谢谢收听到这里的朋友,我是虞渊,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