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作者:马步升

《一所学校》作者:马步升

2018-03-28    05'51''

主播: 强歌

179 0

介绍:
犹太人有两条著名的格言,一条是:“宁可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娶得学者的女儿,就是丧失一切也无所谓”;一条是:“假如父亲与教师两人同时坐牢而又只能保释一个人出来的话,做孩子的应先保释教师。”犹太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共同信奉的两大美德,第一是敬神,第二是办学校。一位犹太作家写道,在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的一个小镇上,犹太人能够为了送孩子上学,都不惜倾家荡产,不少穷苦人为了替孩子交纳学费,卖掉了自己最后一个枝形灯架或者仅有的枕头,由于对知识的崇拜,使得当地犹太人中除了一个傻子外,没有第二个文盲。正是因为尊师重教传统的源远流长深入人心,才使得犹太民族向人类奉献出了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也正是这些杰出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主导或改变着人类的命运,比如思想巨子马克思,科学巨子爱因斯坦。   从一则古老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犹太人为了延续民族传统是多么地煞费苦心。公元 70年前后,罗马人占领了中东地区,他们大肆破坏犹太会堂,图谋彻底灭绝犹太人,当时犹太人只剩下一座孤城耶路撒冷,在此危急时刻,他们也分裂为两派,鹰派主张以武力相抗,战斗到最后一人,鸽派认为双方势力悬殊,应当采取非暴力手段抵抗侵略,为民族留下一线生机。约哈南大拉比属于鸽派,在民族的空前浩劫前,他想出了一个好点子,就是必须亲自见到罗马军队主帅韦斯巴芗将军。但城门在鹰派手里,他出不去。所谓情急智生,他先放出风去,说自己突患重病,于是,前来探望的人不绝于途。不久,大拉比去世的噩耗传遍城里城外。城内没有墓地,必须要葬到城外去。众多弟子将他装入棺材,出城门时,守军要验尸,但犹太人的传统是绝对不可看尸首的,士兵要用刺刀捅棺材,被弟子以亵渎死者为由严辞拒绝。到罗马军队阵前,军士仍要检查棺材,又被弟子以同样的理由拒绝。大拉比如愿见到了罗马将军,一见面他便说,我对将军阁下和罗马皇帝怀有同样的敬意。将军一听来人把他与至高无上的皇帝相提并论,大为不满,大拉比却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请相信我吧,阁下一定会当上罗马皇帝的。将军见他死到临头还这样沉着,便说谢谢你的祝福,可是,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大拉比从容说,我只有一个心愿,给我一所能容纳大约10名拉比的学校,永远不要破坏它。将军觉得留下这么一所小小的学校也无关紧要,便答应了。   大拉比十分清楚,耶路撒冷是守不住的,而罗马人一定是要屠城的。不久,罗马皇帝死了,手握重兵的韦斯巴芗将军果然当了皇帝。在城破之日,他如约向部队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命令:只留下一所小小的学校。罗马将军永远不会想到,犹太人就是靠这所小小的学校,薪尽火传,留下了民族的血脉,延续了民族的传统。确实,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不曾被攻破过的城堡,哪怕它是铁打铜铸的,唯一攻不破的是一种精神流,而精神流主要是靠学校传承的,哪怕它是多么多么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