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张勇其人?(下)

海底捞张勇其人?(下)

2016-12-27    08'58''

主播: 餐饮新纪元

82 3

介绍:
导语 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讲解《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籍的第一章第二节“张勇其人”上次讲到了上篇,说到了詹婆婆借钱给张勇买扑克机的故事,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看张勇今后的故事。 两次“流产”的生意 张勇没能进入博采行业,要感谢一伙四川骗子。 那时还没有100元面额的人民币,5 000元好厚一摞。张勇用一个铝饭盒把钱密密实实地装好。那个借给他600元的同学,为了保护张勇的5 000元钱,也为了参与创办简阳第一间赌场的伟业,跟着张勇一起坐上了去成都的长途汽车。 车开开停停,一路客上客下。其间,上来一位藏族同胞。这位藏民不经意地露出腕上一块金表,引起周围旅客的惊奇和欣赏。那个年代金表是很少见的东西,旅客中有人说,他知道这个藏民来自的那个地区。那里家家都养了很多牛和羊,很有钱。于是有人问:这块表值多少钱?有人说 2 000,有的说3 000。这时藏民开口了:“这块表2 400元买的,我太太在成都住院,我走得急,钱没带够。如果谁能给我1 200,我就把表卖了。” 于是,很多人开始同藏民讨价还价,憨厚的藏民死活不让价。 世界上什么人容易上当? 想占便宜的人。 世界上什么人容易亏钱? 想发财又有钱的人。 此时,那辆车上的张勇,这两样全占了!经常读书看报的张勇知道黄金值钱,他同“风险投资”伙伴商量一下,那么大块金表如果是真的,价值肯定超过1 200! “风险投资家”急于想在“领袖”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把金表要过来看看,竟然还用牙咬了咬,惹得藏民大怒,一把抢过来,差点要打张勇的同学。 “风险投资家”跟张勇说:“这真是真的。” 于是,张勇做了他人生第一次商业决策,用1 200元把金表买了。由于拿钱需要打开饭盒,他们在那么多乘客面前露了富。把表拿到手后的张勇,突然感到全车人好像都是强盗,他和同伴不约而同地决定立即下车。可是当汽车绝尘而去的一瞬间,两人几乎同时明白了,他们中招了! 金表当然是假的。张勇二人从成都的表店里出来,拿着只装着3 800元钱的饭盒和一块假金表,坐在路边发呆。怎么还有脸去见那个认为自己能成大事的福建人? 进军博彩业的商业计划就眼巴巴地放弃了。 20多年后,张勇回忆此事时跟我说:“黄老师,如果我当时真拿3 800元钱去见福建人,估计他也能把扑克机卖给我。”可是,当时初出茅庐的张勇根本就没有想过,一台报价6 000的机器还能卖3 800! 偷钱给张勇的那位“风险投资家”,表现得非常职业。他对自己硬充黄金专家悔恨不已,并爽快地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他说:“那600元我?要了。” 但张勇丝毫没有领情,20年后,谈起那位“风险投资家”的同学,张勇依然耿耿于怀,他说“那个家伙就好不懂装懂”。 张勇做大事的梦想还没来得及做,觉就醒了!21岁的张勇沮丧到了极点。这是张勇从商的第一课,从此他知道了,别想占便宜!   回到简阳,张勇受骗的消息很快在同学中传开了。同学们聚在一起时,发现这位“领袖”话少了。一次在公园闲逛,他们看到三个中年人用扑克牌在骗人。张勇爆发了,不由分说打了那个为首的人。这就是张勇唯一一次动手打架的经历。 年轻人最大的本钱就是复原力强。张勇很?忘掉出师不利的沮丧,又开始琢磨其他生意。20世纪80年代,汽油在中国还是计划控制的物资,加油必须凭油票,而油票只发给政府和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司机;私人加油只有通过关系找到公家要油票才可以。 张勇从中看到了商机,他想如果能从公家司机手中收到油票,再卖个私人司机不就可以赚钱吗? 经常旷班的张勇找了一块纸板,正面写上“收油”,反面写上“卖油”,来到了成都至简阳的公路旁,开始了他的汽油生意。 每当有汽车过来时,他便站起来迎上去举起“收油”的牌子。可惜在大太阳底下连等了两天,居然一辆车都没停下。第二天傍晚,正当他准备收工时,一辆崭新的解放车出现了。他又一次站起来,把牌子高高举起。车居然停下来。张勇满怀欣喜迎上去,车窗摇下来,一个同他差不多年龄的司机,呸!冲他脸上吐了一口唾沫,一加油,汽车绝尘而去。张勇擦了擦脸,第三天没有再来,汽油生意也流产了。 20后,张勇谈起这段往事时说:“我后来才知道收油是要有关系的。可是当时我完全不懂,站了两天,吃了一肚子灰,还被人吐了一脸吐沫,感到这个生意难做,就放弃了。之后,我就开始做火锅,然后就再也没做其他生意了。” 张勇收油的故事本身并没让我感到很惊奇。一个21岁满脑袋想发财的人,在90年代初期的中国,当然什么都敢试,什么事也都可能遇到! 可是张勇讲述被那个司机吐一脸吐沫时的表情和语气让我感到奇怪。他完全像是在叙述别人的故事!他的语调和神态里没有屈辱,没有愤懑,没有刺激;也没有我所期望的,这一经历如何在日后对他起了作用;这件事仅仅是为回答我“除了火锅,你还做过什么生意”的问题而被提起。 张勇有点与众不同,他的屈辱神经好像比较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