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自己最终和最好的归宿

你是自己最终和最好的归宿

2016-02-24    09'56''

主播: 苏辛_writer

2118 49

介绍:
作为一枚资深单身女青年的父亲,我爹一向自诩豁达淡定,从未使用过“夺命连环催婚大法”“假装无意实则有心逼婚大法”等诸多父母精通之秘技,一般只是强做淡定地偶尔在电话中循循诱导:“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自己上心了。”寄望于我读懂他平静外表下的焦灼用心,从而浪子(女)回头,黑羊归圈,早日寻得如意郎君,双宿双栖,最好再捧出个白白胖胖的外孙子(女)给他抱。 可惜这么淡定的我爹,今年春节到底破了功,深夜谈心时忍不住对我说:“女孩子家家的,还是要找个归宿,不然我到底还是不放心。” 我爹知道的是,他闺女一直宣扬“活着的意义是完成自我”“遇见合适的自然就嫁了”,我爹不知道的是,他闺女一直认为:男人,我所欲也;归宿,亦我所欲也。以男人为归宿,则非我所欲也。 非但男人,就连婚姻和家庭,都不能成为一个人的归宿。能作为归宿的,只有自身,只有足以安放自身灵魂的精神世界。 不将男人视为自己的归宿,并非是因为怕男人靠不住。天下之大,靠不住的男人固然不少,能让母猪上树的男人也颇能找出几个。而正因如此,靠不住的男人,你想靠也是白搭,他们一定会顺势倒下,且“在哪里倒下就在哪里躺着”,绝不怕多让你失望几回。而那些靠得住的男人,通常处处、事事、人人都靠得住他,都想要靠他。若对他多少有点真情意,靠上去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因为心疼,只做出靠他的架势,而把全身力气都用来撑住自己吧? 不将男人视为自己的归宿,多半是因为心里还留着一苗根芽: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知道该怎样去成为这种人,我因为是我这样的人而觉得幸福,且这幸福不会因孤单消散。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有许多人因儿时习惯了最小的愿望都被抹杀,习惯了课业要平衡发展,连个人爱好都无一个。高考报志愿只敢选最容易就业或(目测)赚钱最多的专业,等毕业后便一路找工作、结婚、生孩子、买房、买车……好平安顺遂的人生!而这样的人,你问他:如果不考虑经济压力,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就会久久错愕,答不上来。那种早早就知道自己“想做个画家”“想做油漆工人”“想一辈子谈恋爱”的人,则不必面对这样的纠结,他们早看见了方向。 撼山易,撼信念难。越早知道“我想做这样的人”,越容易令其成为信念。信念未必一定带来幸福,但一定会带来主见。不必举梵高的例子来反证“信念和天才会令人受苦”,极端的例子多是孤证,不具备普遍意义,更何况,令梵高受苦的,更多的是他的个性,而非才华。苦是人生的本质,人只要活着,总会受苦。信念不但不是令你受苦的主因,反而经常成为你熬过痛苦的助力——因为想要熬过去,接着完成自己最想完成的那部分。 知道了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接下来的事相对简单多了。想做画家,就去学画画,用心画;想做个歌手,就去学唱歌,去任何地方唱歌;直到成功,或者彻底失败。对,是有这种风险的。著名演员霍建华曾经想做歌手,资质虽然不错,却始终因为不够有特色而失败,转型做演员倒成功了。黄渤也一样。很努力地向某个领域靠近,甚至小有所成,却永远未能抵达自己想要的境界,这是我们需要为此付出的风险——而不付出这种风险,你甚至终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行不行,连转变方向的机会都没有。未曾为之付出努力的梦想都是一声带有毒气的叹息,纯良者视之为遗憾,惫赖者则以之为怨天尤人的借口:“当初,你如果让我选了什么什么的话……” 做自己想要做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很早以前我也不明白,为何“找到自我”是幸福之源。现在也不敢说是真的懂了,只能说渐渐体味到了其中的幸福。找到自我,大约与佛教所言“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相似。一株垂柳确认了自己是垂柳,便不再羡慕柏树枝干高举、俊拔端凝,而终于能欣赏自己的柔条纤腰、轻扬曼舞。此时,它选择伴侣的范围不是变窄了,反而是变宽了。风若是伴侣,垂柳可与之俯仰摇荡,以自身描画不羁之风的形状;水若是伴侣,垂柳可与之静影相对,长日悄言;另一株柳若是伴侣,也许就是枝与枝相握在云里,根与根纠缠在地下了……不管遇见谁,你不再会被他的步调搅乱。你可以笃定地做你自己,从而也能安心地允许他去做他自己。因为你具备了一种可贵的理解力:无论是谁,都有做自己的权利,都该体会做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