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朗读《不吵架的夫妻关系,真的好吗?》

王莹朗读《不吵架的夫妻关系,真的好吗?》

2020-07-23    27'28''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3659 29

介绍:
不吵架的夫妻关系,真的好吗? 原创: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红英 发布时间:2020.7.23 文章朗读者:王莹 文章类别:家庭改变案例 前言 在中国,当下这个时代,不吵架的夫妻关系都已经被认为是不错的夫妻关系了。 可“不吵架”就代表夫妻关系和谐甜蜜吗?当然不是! “不吵架”可能只是两人搭伙过日子,不在意对方的表现;可能是一方容忍下的相安无事;可能是一方或双方的心灰意冷…… 如果是这样的真相,那还不如吵架呢! 至少有些夫妻还能把吵架变成夫妻当下能找到的最好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宣泄自己内在的压力和情绪。吵完了,还能好上一段时间。如果冷战、憋在心里,会更麻烦。 当然我们不是支持夫妻吵架,夫妻吵架是要遵循六条原则的,这在翻转课堂的夫妻关系课上会讲到,篇幅原因就不再详述。 那有没有伉俪情深,确实不吵架的夫妻呢?有!只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的夫妻少之又少,这需要双方具备非常高的个人素养和生命境界。能达到这样境界的人,他们是能体会到一生相伴、恩重如山的美好的。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分享来自厦门的学员红英,她和爱人在夫妻关系研修中心跟踪指导,这是她一个多月的践行收获。敬请收看。 正文 文|厦门  红英 各位亲爱的家人们,当下好,一天愉快!我是来自厦门的红英。我走进爱与幸福至今已经一年半了。 我是因为孩子的问题走进爱与幸福的。当时孩子在青春期,与我们发生了很激烈的碰撞,我特别痛苦,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来学习。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发现,我真正要修行的是夫妻关系。 真开心这次能有幸走进夫妻关系研修中心。记得第一次沙龙,菁京老师问大家为什么要来修夫妻关系。轮到我老公时,老公一口咬定我们的夫妻关系没有问题。 他说:“我和老婆从不打架,又不吵架,都不知道老婆为什么要报这个班来学习。”当时老公还有点生气。 菁京老师就叫我说说为什么来修夫妻关系。 我说:“结婚这么多年以来,我其实过得并不幸福。老公是家里最小的,平常都是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对他关爱有加,他却不怎么懂得爱别人。 就说我的生日吧,别说给我过生日了,结婚很多年了,老公都记不住我的生日,后来我实在忍不住了,就提醒他,他才把我的生日记在手机里,很多年后,老公终于记住我的生日。至于其他的特殊日子,对他来说和平常都一样。 我们长期和公公婆婆一起住,结婚后,老公从小到大一贯的家庭模式没有改变,老公过得很自在,可是老公看不见我的需求,我也感受不到老公对我的关心和对我的爱,我过得越来越压抑……” 当时说着说着我就流泪了。我满腹的委屈,对老公全是怨气。  小编心语: 事实证明,这对夫妻并不是一方认为的夫妻关系没有问题,女人内心压抑自己认为的“委屈”,对老公充满了怨气。 如果没朝老公发泄,那她朝谁发了呢?她要么发给自己,要么发给了孩子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以各种的形式抱怨着。 这是因为男人没给到女人安心和开心,女人就会折腾,折腾老公孩子,折腾自己。当然如果女人无法给男人温暖和尊重时,男人也许就会去寻求能给他温暖和尊重的地方。 这样的“不吵架”里面涵盖了太多不自知的危险,等到有一天孩子出了问题或者家庭发生了大事(例如压抑久了身体出了问题),再回看过去,就会发现,危险早已存在,早已告知,只是你并不自知而已。 由于我们是夫妻共修,老公也参加,指导师是建斌老师和盯盯老师。建斌老师针对我们的情况,布置了很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作业。 建斌老师针对老公的情况,又专门给老公布置了几项作业,其中一项就是叫老公周末带我去商场买裙子,后来又叫老公周末带我去做头发…… 老师还一次又一次引导老公去看见男女的不同,男人认为不需要的东西,女人却很在乎。在老师的引导下,老公开始慢慢关注我的需求了。我也开始享受老公对我的爱,感觉这段时间我和老公好像进入了恋爱时期。  小编心语: 太好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夫妻关系中心老师们指导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夫妻之间的矛盾分为外因和内因。 外因来自于工作压力、事业挫折、人际交往、丢财遇灾等等; 而内因真的和别人无关,只和夫妻二人的性格、性别、文化、家庭背景有关。男女有诸多的不同。因为不同,才有矛盾。 如果是内因,大家一定要记住,老天之所以安排你俩成为夫妻,是让对方成为一面镜子照到真实的你,让你去成长自己学会爱爱人、爱父母、爱孩子、爱众生。 当双方都走到这条路上,会美好的不得了。 下面红英分享的就是自己的改变部分。我们一起回到红英的分享。 就在我享受着老公对我的宠爱的同时,从我每日的作业中,老师不断地带着我去看见——“我是谁?”不断地带着我去看见一个又一个真相。每每看见真相,直面的过程都是痛苦的。 下面我就来说说在这次辅导过程中,我的几个看见。   真相一:活在自己的执着里 在辅导中,我看见了我一直活在自己的执着里。在这些执着里有很多的“我认为”“我觉得“”。 这些“我认为”“我觉得”时不时出来困扰我,同时也成为了阻碍我和老公之间的一道屏障。 我们小区门口的马路没有斑马线。我和老公外出回来要过马路时,老公好像完全忘记了旁边还有个我,他总是三步并作两步,一下子就过去了,我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在马路那头了。 每次看到老公自顾自地过马路时,我内心是挺失望的。我渴望老公陪着我一起过马路,但是我就是不说,我不愿意低下头求老公,我认为老公就应该要懂我的需求。 就这样,过马路这件寻常小事,在我心里就有点不舒服。老师从我们俩过马路的模式中看出了我们家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公对我不够关注,我呢活在自己的认为里,遇事还总让老公去猜。 为此老师特别进行了一次语音辅导,老师带着我看见了我的执着。在老师的引导下,我看见了自己活在自己的应该中,活在自己的认为中。在和老公的相处中,我觉得老公就应该这样,就应该那样,这些可怕的执着让我自己非常痛苦。   真相二:不会正向表达 在辅导中,我看见了自己有了需求不会正向表达。 还记得在修夫妻关系的第一个月,恰逢碰到“520”,前一天晚上一起同修的梓源大哥就提前给庆文姐买了一束花表达爱,庆文姐还在我们的群里晒出了这束花,看着庆文姐那开心幸福的样子,我就特别羡慕,心想着这次有梓源大哥带头,老公应该也会有所表示吧,我对第二天充满了期待。 没有想到老公一点表示也没有,连个短信都没给我发。我们当地的群里,勇顺老师也一直在群里暗示,也有明示,记得勇顺老师当时说:“爱要大声说出来。”还叫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要表达爱之类的。老公仍然没有一点感觉,我等了一天,什么都没有等到,我有点失望。 后来,我知道有什么需求要和老公正向表达。几天后,我和老公在散步时,我尝试着突破自己,终于鼓起勇气向老公表达了我的需求,说出了自己在520那天对他是有期待的。 听我表达完,老公也说出了他的想法,原来老公一直觉得老夫老妻了,要那么多浪漫干什么,没有必要搞那些仪式感的东西。 老公最后说:“你说出来了,我就知道你的需求,下次我会注意的。”我听了特别高兴,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正向表达在夫妻关系中的重要性。 我是带着怨走进夫妻关系中心的,怨老公不爱我,在接受辅导的这段时间以来,我看见我在抱怨老公的同时,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做妻子,在做妻子方面我也是不合格的。  真相三:没有尊重老公 在辅导中,我看见自己原来那么不尊重老公。 在这段时间提交的作业中,老师看到我们家里的事情最后好像都是老公妥协了。于是就让我写写之前家里老公妥协的事。我想了一下,竟然写不出来。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给我的作业,后来我只好去求助老公帮我想。没有想到老公一下子就想出这么多年来最终是他妥协了好多事情。 当我一条一条记录下来的时候,我突然就有一种感觉,感觉到这一件件事,就像一条条罪状一样。 作业上传后,老师又对我们家进行了单独的视频辅导。我深刻认识到我之前对老公是多么的不尊重,而这么多年,我却愚昧而不自知。 在老师的敲打下,我开始反思自己,这么多年以来,我由于不信任老公,家里有事情我就往前冲,在我往前冲的同时,难免对老公不尊重。 长期以来,孩子其实也感觉到家里爸爸说话不算数。到了青春期,当我招架不住孩子,想让老公来管孩子,由于我长期没有帮助老公树立威信,这个时候老公也管不了孩子。 反思后,我知道自己错了。自己没有做好“大地”的角色,更没有把老公“捧”到“天”的位置上。我也看见我们家里老公事事妥协的后面,是老公对我的包容。  真相四:没有做好妻子的角色 在辅导中,我看见自己也没有给到老公应有的爱,没有做好妻子的四个角色。 老师在我们的作业中,看出我们两人都不会爱,都没有给到对方真正需要的爱。我们俩似乎总在解决事情,而极少关注人。特别是我,很少去感受老公的情绪,看不见老公真正的需求。 老公是做物流的,最近受疫情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了,业务量开始增加,老公这段时间很忙也很累。有一天老公挂电话给车队司机时,语气像和对方吵架一样。 我听了很不舒服,我自己从不敢和人吵架,我也怕听别人吵架,当我听到老公和车队司机像在吵架一样交流时,我就害怕,我陷在自己的感受里。 老公挂完电话,我就要求老公下次挂电话不要这么大声,甚至还给老公提了一些工作上的建议。 老公听我说完,生气地说了一句:“我不想和你说了。”就生气地走开了,把我一个人晾在那里。我愣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第二天老师的作业点评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时候,老公在工作上遇到了烦心事,老公有了情绪,老公需要的是我的接纳,需要的是我的温暖,而不是我的要求和建议。此时,我需要像妈妈一样去温暖老公,接纳老公。  真相五:没有活出自己 在辅导中,我也看到我没有活出我自己。这么多年,我和公公婆婆一起住,我觉得婆婆太强势,压得我有点难受。 面对建斌老师的一声声质问我“你为什么不敢活出你自己呢?”“你怎么像个童养媳一样?”“你婆婆会把你怎么样吗?”我一下子意识到了是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