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征文12期《感受午季》  作者:郑谊  朗诵:章涛

【在场微散文】征文12期《感受午季》 作者:郑谊 朗诵:章涛

2017-05-04    03'40''

主播: 网尚章涛

172 9

介绍:
寂寞一冬的麦地,蓄势待发。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赶着趟儿地疯长。 麦收的时候正是土地热力充足、空气凝结、鸡犬不动的状态。田间的麦穗在烈日的照射下金光灿灿,看在眼中的村民便喜滋滋地拾起麦收所必备的叉把扫帚,扬场锨,脸上的喜悦像田间的麦浪一样飘荡。 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也陆续往家赶。因家中有父母的口粮田,每到收割的时候我也和庄户人一起共同体验田间劳作所带来的“汗滴禾下土”。老人们的经验:天越热越要割,正午正是挥镰的最佳时刻,因为中午的麦穗锋芒四射,成色诱人,且麦茎脆亮起刀。 从磨刀下田就意味着各项工序的全部启动:这边挥镰,那边打捆撂个;这边运麦把,那边放麦场;这边石碾一圈一圈地转,那边木锨一上一下地扬;包括晾晒等环节缺一不可。 近年来,机械化的不断普及,减少了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解决了因劳务输出给留守家属带来的实际困难。机械的作用不可低估,成片的麦浪在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中不到半天便粒是粒、草是草,简化了工序,节省了劳力与时间。难怪村头纳凉的老人连连惊叹:现在的午季“抢”得太快! 农活刚一消停,村头的树下三五成群的村民又议论开来,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说着南方的工好找但消费高,北方寒冷多工期紧……但各说各的,每人心里都有个小算盘并安排着返程的时间。留守的老年人则不外乎谈些谁家今年的麦子产量高,来年就种谁家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