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匣#02 天津独乐寺游记:一梁一柱皆故事,千年古刹的风云史

贝壳匣#02 天津独乐寺游记:一梁一柱皆故事,千年古刹的风云史

2023-05-31    67'37''

主播: 瑾璕

249 0

介绍:
紧接上期天津蓟县之行的漫谈,这期我们来重点来聊一聊国宝——独乐寺。一座隐匿在山区小城中的辽代建筑。当你置身在古刹,古建筑、古柏、路过停留在屋脊上的落鸟,风拂过佛铃传出轻灵的声响,一切的一切仿佛是这座古寺在向你诉说千年前的传奇。现代城市所带给我们的那些焦虑和紧迫感也被它轻轻的拂去,扑面而来的是在这里静止的时间层叠累积出来的一种绵长而幽邃情感,在拨弄心弦。如果听完节目让你对古建筑产生了一丁点的兴趣,请务必去现场亲身感受辽代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与感动。 本次展品导览 00:00:08 开场白与系列节目预告 00:02:26 辽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及辽构是什么 00:17:22 独乐寺的历史 00:21:50 古建筑小白的游览感受 00:44:20 古建筑爱好者的猛男落泪时刻分享 00:58:21 总结陈词时间 Music list 01:00:33 长安幻世绘—自得琴社 公元907年,在农民起义和藩镇攻伐接二连三的浪潮之下,曾经灿烂恢弘的唐帝国轰然倒塌,中国从此再次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就在这一年,在中国北方的契丹民族迎来了一位不世出的英雄——耶律阿保机,他在诸部的推举下正式接任了可汗。 因不堪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的人们或是南逃或是北迁,同时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一同涌入北方边陲,契丹民族得已迅速的发展壮大。很快的,阿保机不满足于可汗之位,他看到了更大的机会。中原长久的割据和分裂让这位草原英雄觉得是时候可以一展宏图了,于是在唐亡9年之后,公元916年契丹正式建国。 随后历经五代——北宋,辽在中国北方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他们所创立的“南北院”制度为后世的多民族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辽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兴建的宫殿、庙宇、塔楼等建筑就被总称为辽构(辽代木结构建筑的简称)。我国现存的辽构仅有8座,而天津蓟州的独乐寺独的山门与观音阁就占其中两两席。除此之外,独乐寺还是我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可见其在中国古建筑研究与古建筑史上的地位之重要。同时它还是我国近代古建筑田野考察的起点,作为我国近代古建筑研究向世界展现的第一成果。 独乐寺有这么高的学术地位和研究价值,它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作为重要的佛寺建筑受到了历代王朝的重视,辽代以后元明清各朝屡有修缮。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独乐寺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历代文化叠加的千年古刹。 相传独乐寺始建于隋或唐初,独乐寺的寺名始自唐代的安禄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之意。“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著名的安史之乱也发端于此处。但可惜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山门与观音阁是辽代统合二年(984)重修,无法真正目睹盛唐之下的独乐寺的宏伟壮阔。 独乐寺山门为面阔三开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建筑,是我国现存之最早的庑殿顶山门。 设有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都为五铺作双抄。内部为彻上露名造可见其梁架结构。 整脊两端的鸱吻是辽代原物,正脊与侧脊均为后人补建。中央之独乐寺匾为明中期严嵩亲笔手书题字,门内两侧有两尊辽代彩绘泥塑形象是哼哈二将,裙摆处彩绘应为明清重绘。 观音阁为我国现存之最早的多层阁楼式建筑,通高23米,外观为双层阁楼,实则内有暗层,为明二实三的阁楼。与山门相同每层出檐下设柱头,补间和转角铺作,形制为7铺作4抄。 出檐下之外侧立柱为乾隆是修建,后来建国后进行文物重测普查,用碳14放射定年法发现其主要木构乃是唐代木料。额相传为李白手书(阁字之下有小字曰太白),下层匾“具足圆成”为清咸丰帝御笔。明清时亦有修缮,两层出檐侧脊与正脊都为修缮后的建筑形式但脊兽与明清时期不同,疑为辽代重建时的原物。 阁内供奉一尊高16.08米的十一面观音立像,两侧各有一尊小菩萨立像。这种拱卫型摆放方式亦常见于隋唐宋时期,后来在建筑中也有广泛应用。从唐中晚期至宋流行的挟殿建筑风格。 四壁有十六罗汉与明王彩色壁画,为元代绘制明代重描。 关于节目 《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 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 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 beikexiabbp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