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情人节

为什么我们需要情人节

2016-02-14    05'04''

主播: 小样就是这个样

376 20

介绍:
本来今天是想完整的念完整篇文章,但是录制多遍,效果不好,便只是选取了几个段落。今天不在状态,所以录制有些许瑕疵,请见谅。最后祝有男朋友女朋友老婆老公的情人节快乐!我这只单身汪就先走啦~~~~我是小样☀️☀️☀️ 为什么我们需要情人节 by周冲 我喜欢这个说法:节日的最大意义,在于代偿。 春节相聚相欢,夸张的色彩、声响、食物、聚会、娱乐……可代偿我们常年缺失的人际交系和情感慰藉; 清明节祭祖上坟,在逝者面前可代偿在稀薄的尘世里,那些难以被提及的对亡者的追忆,向死而生的思考,和在都市中逐渐模糊的身份危机; 情人节呢,密集的礼物、示好、陪伴……理所当然,是在代偿我们永远匮乏的爱。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个节日,不如说是一个机会。被压抑的、被疏忽的、被冷落的、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在今天,藉以某种仪式,得到疗救和补偿。 因为一顿晚餐、一盒巧克力、一束远道而来的花,女人原谅男人多日来的冷落。 因为觉得被重视。 男孩在今天,站在心仪的女生面前,说出排练许久的话,在玫瑰色的节日背景映衬下,意义也比平日更显盛大。 而同样的事情,在平时做,则显得刻意。好端端地送什么花呀,无事献殷勤,你打的什么鬼主意,是不是出轨了? 情人节是一种浩大的鼓励,也是一种集体化的默许。 默许情感的吐露,默许仪式的夸张,默许非理性的发生,默许华而不实的花、巧克力、烛光晚餐的到来,默许我们打破平日壁垒坚固的沉默,在2月14日这个出口,深情款款地说:我爱你! 因此,尽管情人节在中国,根不正,苗不红,出身充满非议,和传统节日相比,它就是一个喧宾夺主的客人,但没有办法,它就是备受追捧,拥趸无数,其原因深究起来,我想,除了文明的逐渐西化,还有爱情饥饿症患者们的集体“欢迎光临”。 单身狗空虚寂寞冷,需要有一个节日来让他们发出爱的诉求,安抚孤独的灵魂; 情侣们误会分手闹,需要有一个时机来和解,需要一个方式来证明; 夫妻们单调贫乏累,需要有一种仪式,来让他们在时间之水中,重新看见爱的浪花。 因此,只要我们一直不圆满,作为爱的提醒、爱的证明、爱的代偿的情人节,就会一直存在。 既然情人节没什么不好,为什么还是有人不喜欢? 终其根本,就在于集体化的感动中,做秀与表演在所难免。 恋爱以情为衡器,情须忠实于内心,仪式越繁,观众越多,我们越容易被情境左右,上演各种违心戏码。 如上文所说,情人节也是一种代偿。声势浩大,观众无数。它席卷了所有人,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情感。就像冥冥中,有人启动了一个程序,所有人应势而动,做出同样的反应。 并且,容不得他人置身事外。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节日也是一场盛大的刻奇。 以爱之名,跟风而动,所言所行,多为效仿。一旦抽离于社交环境,表现欲望便急速下降。 但想要逃离,却非易事。当所有人都擎着玫瑰,捧着巧克力,叩响恋人的门,你不做,难免会被认为冷漠、无趣,没风度。 真正要逃离,就要克服孤独。当万众一心的感动、流泪、快乐来临时,要有足够的勇气不与他人同悲同喜,让自己获得情感独立的力量,而不是靠嘲笑他人来自救,可是这样行为本身,也是刻奇的一种。 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是遇到一个人,相爱相伴,幸福源远流长,无须在某一个日子里,去从众地证明,和夸张地表演。用一句泛滥成灾的话说,就是:只要你在我身边,天天都是情人节
上一期: 年事
下一期: S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