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植义春:一位值得了解的漫画隐世大师(下)

柘植义春:一位值得了解的漫画隐世大师(下)

2023-11-14    61'49''

主播: 闲聊八匹马

5466 104

介绍:
「日本漫画界有两座高山,其中一座是手塚治虫,另一座就是柘植义春。」 在有 水木茂工作室 的工作后,柘植义春 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好转起来,本来他打算就这么着就行了,可以躺平也不用干别的了。结果造化弄人,弄他的人这就来了,这人叫 高野慎三,是《GARO》新来的编辑。   柘植义春 万万没想到,这个人会到杂志来当编辑,恰恰就是冲着  柘植义春 来的。原来这个 高野 竟然是当时大概为数不多的   柘植义春 的铁粉,他看了  柘植义春 发表的《沼泽》《快活鸟》这些作品后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深信漫画应该成为和绘画、文学、音乐一样平起平坐得艺术媒介,于是1965年当时还是记者得 高野慎三 采访了 白土三平 和 水木茂,并给与了正面积极的报道。 成为《GARO》编辑之后 高野 做的最积极的一件事就是和  柘植义春 聊天,要知道当时   柘植义春 是没有创作新作品欲望的,结果就硬是再跟高野的一次次聊天中,被激发了创作灵感,慢慢的  柘植义春 愿意和 高野 谈论自己想到的新点子了。1992年,  柘植义春 回忆这段往事说:高野说我的点子听起来非常有趣,所以我想得把它们给画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高野的鼓励让我在停止了大约一年后再次创作。 1967年3月《灵前守夜》发表,距离上一个作品《采蘑菇》已经过去了11个月的空白期。  柘植义春 真正复活了,就这样,两人开始了合作也开启了友谊,一直持续到今天。 从1967年开始他的创作方式已经趋于稳定,达到了突破的临界点,故事也主要聚焦各种当时日本社会的边缘人,就算是那些旅行作品其实也都是到日本那些偏僻,人烟稀少的农村、渔村、山村。 1968年6月,在《GARO》的  柘植义春专题增刊上,《螺旋式》发表。故事以他的一个梦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年轻人被某种水母弄咬后,右臂血管断裂,于是只能在一个海滨小村庄寻找医生,在这里他见到五花八门的人物,和稀奇古怪的事物,但就是无法找到能治疗自己的医生,也无法离开这个村庄,直到他见到了一位妇产科的女医生……这个故事的场景跳跃很大,相互之间似乎非常割裂但又有某种联系,故事猛一看荒诞又扭曲,很多情节甚至让人细思极恐。不同的人对这部作品阅读的解读都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部作品开始了柘植义春 在超现实主义漫画绘制上的起点,是一种  柘植义春 对潜意识的自我解剖。 也就是这部作品,让 柘植义春 的名气爆棚,除了漫画读者之外,诗人、剧作家、评论家、设计师、心理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不同的知识分子都给予了 柘植义春 高度肯定,甚至很多人因此成为 柘植义春 的粉丝,自发地为他宣传。  而《GARO》的思想内核也开始进入新的阶段,从白土三平炙热强烈的革命主义的左翼烈焰,逐渐转变为 柘植义春 代表的非政治性的,具有文学性、艺术性的内省的发展方向上。 但在《螺旋式》之后, 柘植义春 却就画了两个短篇,然后整整一个1969年都没刊登任何新作,他人哪去了呢?去迎接新的爱情了。 带来这份新爱情的个女人就是身为先锋戏剧演员兼儿童绘本画家的 藤原真喜子 ,两人一开始是同居并未结婚,直到1975年才正式领证结婚。 大概是终于又有了新的两人生活, 柘植义春 在70年代初期都是稳步但并不高产的,从70年开始到75年为止大豆保持了每年2到3部的节奏,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1973年的《大场电镀工业所》这部漫画是他第一篇回忆式的私漫画,也就是讲述漫画家自己比较隐私的私人生活范畴的漫画作品。而且在1970年的《柳屋老板》也成为  柘植义春 在《GARO》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 直到75年,同居多年的两人终于领证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儿子。随着出版物的增多,柘植义春 的版税收入也开始增加,妻子则通过绘本日记的方式将当时的生活记录下来。其中可以看到虽然两人的价值观有所不同,甚至产生了矛盾,吵架拌嘴也是常事,但却并未分开而是磕磕绊绊地走过来了。 正式结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6年 藤原真喜子 就查出了子宫癌,后来虽然接受了治疗但在之后多年里一直饱受并发症困扰。这期间, 柘植义春 的精神情绪也受到严重影响,加上妻子看病,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不得不停笔两年多的时间。79年为了生活重新复出,在《夜行》杂志刊载了《外面的膨胀》。不过,严重的精神问题困扰着  柘植义春 ,1980年他甚至不得不一度进入精神病院疗养康复,才有所好转。但这一年他还是刊登了 床边的手 和 会津钓鱼旅馆 这两部作品。然后81年刊登了《少年》和《临近的风景》之后再次停笔两年。 不过此时 柘植义春 的生活又到了无法靠漫画维持的状况。但和当初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不同,如今多了年幼的孩子和患病的妻子, 柘植义春 显然不能选择躺平或逃避。于是他先后经营过古董照相机店 和 二手书店,但节目听到这的各位都能想象 柘植义春 这样的性格能做好买卖那就有鬼了,所以无论做什么生意最后都是失败收尾。  1984年,漫画迷们发现  柘植义春 又回来了。这次有出版人专门为他专门创建了一本新杂志,好让他尽情发挥,这就是《漫画貘》的诞生。这本杂志的创办人叫 夜久弘,他是当年和 长井胜一 一起创办出版社的同事——夜久勉 的养子,这次就是他独立创办了《漫画貘》并且邀请   柘植义春 来发表作品。 所以之后的几年里他的作品几乎都刊登在《漫画貘》杂志上,且更新频率极低。 1985年,   柘植义春 创作历史上仅有的一部连载作品开始了,这就是他后期的代表作《无能之人》。还记得前面几次提到的他那个跟他到处旅行的哥们  立石 么?前面咱说了后面他还得登场,就是在这了。这哥们就是给    柘植义春 带来创作《无能之人》最初灵感的人。 不过遗憾的是,《无能之人》当时并没有给杂志带来明显的销量,虽然 柘植义春  在故事里置入了自己和家庭的现实写照,但看来并没有换来更多读者的青睐。于是  柘植义春 又一次陷入了对自己的怀疑。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里,因为精神衰弱困扰, 柘植义春开始阅读 佛教书籍。 与此同时,作为一本带有先锋试验性质的杂志《漫画貘》没能靠着市场活下来。1987年的《别离》成为  柘植义春 在《漫画貘》上最后的一篇作品。几年里《漫画貘》的销量只减不增,从最初5000册最后成了2000册,变得甚至还不如同人志的销量了。1987年同年 夜久弘 辞职,《漫画貘》也在发行15期后停刊。从此之后, 柘植义春 就告别了漫画创作,在之后几年里改为文字创作。 不过,到了90年代初《无能之人》的魅力被关注者们发掘出来,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许。专门探讨 柘植义春 作品的书籍、评论、文章也日益增加。筑摩书房、小学馆、讲谈社等各大出版社争相推出 柘植义春 的作品集。1991年《无能之人》改编的电影上映,并荣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这让日本掀起了第二次 柘植义春热。此时恰逢日本八十年代经济泡沫破裂,是“失落的十年”的开端。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