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诺奖得主:世界文学与中国乡土文学的结合

中国诺奖得主:世界文学与中国乡土文学的结合

2023-02-21    04'56''

主播: 百利天下留学

111 0

介绍:
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我是为你带来100位诺奖得主传奇故事的Yoyo老师。今天继续为你分享莫言的故事。 有人说,在中国还未富强起来的情况下,没有中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或许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学的遗憾。但在中国逐渐富强起来之后,没有中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却会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莫言的获奖证明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赢得了世界文坛的尊重和认可,他的作品是世界文学和中国乡土文学的完美结合。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就来为你分享一下。 莫言的很多作品里都可以找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印记,他深受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影响。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就是说在作品中呈现出有意识流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还有大量的隐喻、象征、预言、魔幻,同时也有荒诞派戏剧里的夸张、变形等等。如果你读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会更加理解什么叫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流派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拉丁非洲,后来传入中国。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众多的神话传说、奇闻异事。可以说,中国本身就存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土壤。 在西方作家中,莫言最推崇的是威廉•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他的作品也深受这两位作家影响。比如说,莫言小说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断场景切换和时空颠倒,这和福克纳的风格遥相呼应。而莫言经常引用神话传说以及动物角度来叙事,则明显带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当然,莫言对西方文学的吸收和借鉴不仅仅局限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举个例子,小说《幽默与趣味》写人进城市后变成猴子,让人不由想起了卡夫卡《变形记》里的荒诞。除了吸收借鉴之,莫言也有自己的探索和创新,发表于1993年的《酒国》就是一部史无前例的创新实验性小说,具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仍然是作家写作的灵感源泉。莫言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让他的所有作品都发生在“高密东北乡”。正如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英格兰南部的“威塞克斯”,加西亚•马尔克斯所描写的南美乡镇马孔多,从1985年小说《白狗秋千架》开始,莫言就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他写的看似是自己故乡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其实想传达的是一种普遍的人性和人类生存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莫言从《聊斋志异》、《封神演义》、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比如说高密泥塑、高密剪纸等传统民间文化中汲取大量营养,作品集合了高度的真实性和高超的艺术创造性。他说,《聊斋志异》对自己影响很大,在瑞典发表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讲故事的人》时他更是强调:“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 除了前面讲的这些特点,莫言的作品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比如,小说里的方言,可以彻底看到村落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再比如,有作家评论说,莫言的语言恣肆狂放,故事里透视社会人生和历史的视角,非常独特。还有作家评论说,莫言的想像力丰富,每部作品都不重复,非常具有探索精神,有巨大创造能量,不断挑战自我。这么优秀的一位作家,这么卓越的作品,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前面提到的几本莫言的代表作,建议你有空都去看一看。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些,明天我会为你带来莫言故事的最后一期,我们一起来看看,莫言对青年人有哪些叮嘱。感谢你的聆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