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新时代无产者的悲歌—《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015. 新时代无产者的悲歌—《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2022-07-13    63'57''

主播: Womansplaining请让我讲话

88 0

介绍:
录制伴随着突如其来的暴雨——蝉鸣、雷声、雨声,希望大家不会觉得嘈杂。让穷人和“不思进取”的人工作,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道德任务。工厂生产花样繁多的商品,除此之外,它们也生产顺从于现代国家的公民。消费品意味着消耗殆尽,时间性和短暂性是其内在特征,它们遍体都写满了死亡的悼词。他们所处的世界声名狼藉,因为繁荣是那么不平均、那么零散、那么不可靠。经济发言的时候,道德最好保持沉默。生存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每个社会只会选择它偏爱或容许的方式。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 工作伦理的三部曲为了活着、为了荣誉、为了钱。工作伦理本质上是对自由的摒弃。 消费主义的发端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但需要无穷无尽的消费者。我的“购物狂”黑历史;比花钱买废品更可悲的是:除规范所倡导的选项外,人们别无其他选择。消费者的时代,人首先要成为消费者,才能再拥有其他特别的身份。消费驱动的工作成了绝大多数,而具有使命感的工作,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成为精英阶层的特有标志。 福利国家制度的江河日下关于留学期间我对高额的难民生活补贴狠狠酸了的故事;福利制度流行的原因:一面恫吓中产、一面是中产的救心丸。福利制度必然崩溃的内核: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缺乏政治力量。来自跃出龙门的鲤鱼的背刺——穷人被污名化的开始。 新穷人的舆论形塑与污名化劳资双方的关系不再对称,依赖性也不再对等。不被给予长期信任的劳动者——摸鱼、摆烂、不负责任成为必然。注定的“过剩”、曾经的劳动者、如今的负担。定期的“慈善盛宴”是一种大规模但短暂的道德情感的爆发—发放赎罪券的地方。 无法避免的过剩—全球危机所有的创造都是创造性的破坏。美国面对贫穷带来的可能的暴力,决定先下手为强:第一,福利国家向安全国家转型,对外掠夺、对内威慑;第二,美国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需要对底层阶级进行恐吓,以驱逐自己内心的恐惧。修建更多的监狱,增加可以判处监禁的罪行,“零容忍”政策,以及更长、更严厉的刑期,这些都是为了在当前的新局势下挽救摇摇欲坠的废弃物处理事业作出的努力。 新穷人的未来可预见的凄凉:穷人们在别人眼里如同不存在,逐渐地,他们在自己眼里也不复存在。我暂时还不能理解的解方:收入与能力不再挂钩,个人有权获得足够的钱,不管是清洁员还是金融家。乐见社会学的大道至简,也无法抵抗自身的小市民心态。我们的时代并未阻止乌托邦的脚步,反而为其回归做好了准备。我们越是复述政治没有梦想的空间,就越是渴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还是对人类充满信心。 为什么明星也爱考编?为什么“体制内明星”不让我们喜爱,反而激起了我们的怒火?——我们的不安在加剧、我们对不平等的感受在增强、我们一无所有。追星体感转变——从“美强惨”到“人间富贵本贵”穷人的形象中总隐藏着我们自身的恐惧和焦虑,现在大众崇拜的对象是财富本身。明星也觉得编制香吗?——在工作伦理衰微时、在这个充满不安、荣誉和金钱都是转瞬即逝的世界里,人们对于稳定的偏爱就是愈发失去理智的。特权其实是某种习以为常——穷人与富人并非生存于相互独立的文化中。他们只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而这个世界是为有钱人的利益设计的。穷人越是贫穷,展现在他们面前的生活模式就越高高在上,越匪夷所思,富人们的习以为常,在不安的世界里成为最为恶劣的挑衅。我对大家的祝福不是拥有特权的明星被工人奶奶们的唾沫星子淹死,而是我们能有钱、有自己的事业、有感受生活美好的能力、有喜欢【可恨的富人们】的气定神闲。请我们这代人继续努力吧,不放弃学习、不放弃创造、发现更多可能,说不定人类“过剩”的解方就藏在某个突然点亮的灵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