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原创作品《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作者、朗读:熊俊明

第十二期:原创作品《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作者、朗读:熊俊明

2017-06-17    14'57''

主播: 兰婷老师

299 8

介绍:
致陶渊明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你好! 合上叶嘉莹先生的《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趴在窗头,心中酸楚又振奋。之前的我,羡慕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自在;叹服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的任性洒脱;欣赏你哪怕是“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晏如也”的安贫乐道。读书、饮酒、赏菊、著文章,你是一个潇洒得让我羡慕的隐士。可是现在,对你,我却有了全新的认识!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你不是天生的隐士。虽然你“性本爱丘山”,但少年时期的你还是志在四方的,希望能像鸟儿一样飞到远方去,希望能建立一番功业。更何况作为东晋名将陶侃的后代,你“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潜意识必定是自然而然的。“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于是你两度参军,希望能帮助桓玄“清君侧”,讨伐司马道子父子;希望能为刘裕平定孙恩、卢循的起义出一份力。可是,“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自晋朝以不正当的方法得到了国家,之后杀戮、篡夺、叛乱就再也没有停息过,打着正义旗帜的桓玄和刘裕也先后让你失望了。 于是你离开,但是还没有归隐。当时的你“亲老家贫”,你不得不为了生计而为官。然而,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为难,因为性情直爽刚正的你根本不适合官场,特别是乱世中的官场。你对自己的儿子说过自己是“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我想你的言语间是很无奈的。你退而躬耕,可是哪有这么容易呢?哪怕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最后一家人还是“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为了“三径之资”,你又出去做官,但“质性自然”怎能是用矫饰可以勉强得来的呢?五次出仕五次归隐,13年的时间,你想通了,“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你终于坚定了决心,不再继续忍受官场的污浊。曾经的我为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喝彩,觉得你洒脱,可如今再看,这份洒脱之前的反复折磨得有多大;一个少年时就心怀大志的人要让自己与官场“千载不相逢”,所需的勇气得多大;归隐后妻儿经常挨冻受饿,无法理解自己的选择,这其中的压力又有多大!实在不是简单的“洒脱”二字所能承载的。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你这一只“栖栖失群鸟”终归是回到了“旧林”。堂前桃李檐后柳,鸡鸣狗吠墟里烟,再加上佳色秋菊、一觞美酒,你也不禁要舒畅地“啸傲东轩下”了。 真希望你可以就这样轻松地过自己的隐居生活了,可是有好怀的田父还是不可阻挡地“清晨叩门”了,带来了好酒,规劝你“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你感谢田父的好意,但果断拒绝了,真希望你拒绝之后真的不再想了,然而你做不到,你做不到一个完全的隐士,做不到“完全的静穆”,否则你就不会说“聊复得此生”了。这与田父并无太大关系,是你自己矛盾与挣扎。辛弃疾说你的诗“喜说荆轲”、“似卧龙豪”,不错的,“二分梁甫一分骚”,菊花、松树、飞鸟,屈原、荆轲、诸葛亮,不管是你诗中的意象还是人物,无不表露着你的气节和奋发。你并不希望避世隐居,可是乱世的现实让你没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有志,但现实让你失志,所以你矛盾、痛苦、无奈!所以你拟古而作,说内心无以言表的悲慨! 以前读你的《桃花源记》,对于最后一句“后遂无问津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交代后续”上,现在才真正感悟到,如此理想的桃花源竟然无人问津了,这是多大的悲哀,而现实又是有多黑暗,你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又是有多强烈。 “老来曾见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辛弃疾说自己在年纪大了之后才真正认识你、了解你,喜欢你的诗,以至于晚上做梦都梦到你。我是多幸运,在叶嘉莹先生的引领下年少时就理解了真正的你,虽然你的一生大部分是在矛盾中煎熬、在贫穷中度日,但那是你的选择,我相信,你定是无悔的,若今天再问你,你也定会说“吾驾不可回”。而我,也会像你一样,哪怕“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也依旧会去追求自己真正的心中所想! 此致 敬礼 崇敬你的:熊俊明 201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