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边缘型人格的一生

被嫌弃的边缘型人格的一生

2017-06-17    12'58''

主播: 简单心理

4839 211

介绍:
hi ~ 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想看更多心理学科普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 一个朋友和我们讲了她闹心的男友,她的男朋友是个情绪反复无常的人,对她忽冷忽热,而且特容易无缘无故发火。 他们的异地恋经历了无数个吵架分手和好的循环。她对我说:“我真的受够他了,这次一定要分手。” 可是男友一个电话打来,崩溃地对她说:“我把腿摔断了,现在我只有一个人,真的很害怕,我真的很需要你。” 她不忍心,于是飞到美国,等她出了机场见到男友的时候,男友健全的双腿往地上一跪,对她说:“求求你别离开我。” 每每我这个朋友跟我抱怨她男友的时候,我脑中浮现的几个字愈加清晰,那就是「边缘型人格」。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   人格是一种广泛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然是本性,那便是一种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   但是,边缘型人格也被称为「情绪不稳定人格」,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稳定! 在情感方面:他们的情绪在一天中甚至一个小时中,可能会有多次的剧烈起伏。 与双相情感障碍不同的是:抑郁和躁狂更替周期较长,而边缘型人格的人,情绪转变的太快 就像龙卷风。几分钟内跌宕起伏,异常刺激。 在人际互动以及亲密关系中:边缘型人格的人往往无法,或很困难与他人形成稳定且持续的 关系。Ta可能对你忽冷忽热,前一秒还跟你恩爱有加,后一秒冷淡的不行。 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也是非常不稳定的,完全取决于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且经常会陷入理想化和自我贬低的极端。与伴侣在一起时,对自我的评价很正常,甚至过于正性:“世界安好,我是最幸福的人。” 一旦与亲密的人分离,就会陷入极度的自我厌恶,身也空了,心也凉了,自尊碎的连渣都不 剩了,简直一无是处,觉得自己根本没有什么留在这世上的必要。 他们极度害怕被抛弃:其实他们各种不稳定的根源,是对于被抛弃的强烈恐惧。他们可能会努力逃避真实或者想象中的被抛弃,典型的边缘型人格特征是,“你只要不离开我,要我怎么做都行”。   除此之外,边缘型人格的人就像活火山一样,可能完全没有预兆地爆发出情绪,而且情绪爆 发的后果很严重。当他们因为被抛弃而感到生气、委屈、惊恐和愤怒时,他们会被这些压迫 性情绪所淹没,从而失去自我控制。 有些时候这些情绪完全是不合时宜的,也许一个微小的批评就可能招来愤怒的爆发。 而在她们爆发式的情绪后跟随的往往是:疯狂购物刷爆卡,暴饮暴食,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做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或者故意参与危险的事情中去:例如飙车、药物滥用。如果再严重点,Ta可能会用自残或者自杀来威胁对方不要离开。 但神奇的是,边缘型人格那种独特的、极端的「人格美感」甚至会吸引很多人接近他们。他们随时散发着一股迷人却有点危险的气息,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有魅力的。在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比常人更加阳光有活力、善良亲切。电影中很多富有魅力的角色都带有边缘型人格的特质。 同时,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边缘型」的特质,这些特质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边缘型特征水平上偏高,例如做事情有冲劲、在社交中可以快速吸引他人并建立关系,这些特质也许会在生活中帮助到我们。 并且,存在一些类似于「敢爱敢恨」和「放纵不羁」的边缘型特质,可能会令一个人显得更可爱,更真实。毕竟,一个真性情的人是很吸引人的。 拥有一些边缘型特质的人可能是单纯的「性格古怪」,但拥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却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摘录了一些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中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 会做出疯狂地努力去逃避真实或者想象中的被抛弃; • 拥有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或者自己对愤怒难以控制; • 情感会不稳定,或者拥有明显反应过度的情感; • 有强烈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 • 有潜在的自我伤害行为或冲动行为等等。 也许看完以上特征你会想到:“啊,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或是默默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但仅凭几个特征就诊断一个人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他们极端的行为和压迫性情绪往往严重到已经开始影响社会功能,让他们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而且,精神健康状态是一个连续的谱系,并非单纯只有「患病」或「健康」的两极状态。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与诊断标准相似的特征,但千万不要中了「医学生综合征」的招,看完一篇科普类文章就得一种病。   所以,不要轻易地对号入座,不要觉得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可能有上述的特质的十分之一,就拍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标签上去。   那么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   虽然说基因与脑区异常都是边缘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但他们并非生来如此。早年经历,尤其是创伤性事件,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比如:被父母家暴、被家属或陌生人性侵等类似的逆境经历,是很多精神疾病的风险因素。 研究发现,在幼年的性虐待经历与之后发展成边缘型人格的可能性有很强的正相关。   另外,多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经历过与家人或主要照顾者的分离。在本应该与父母建立依恋的阶段,他们体验到的是孤独和被忽视,这让他们对于「被抛弃」产生了深入骨髓的恐惧。因此在成年之后,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为了避免再次经历孤独和被抛弃。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主人公松子小时候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成年后交往的几任男友,包括街头混混、有妇之夫等等,都像父亲一样,不能给她真正的爱。 男友们虐待她,背叛她,抛弃她,让她失落失望。她总是寄希望于下一段亲密关系能为她带来安全感,却一次又一次地验证着童年来自父亲的拒绝和远离。 那如果我自己或者我关心的人可能是边缘型人格,我应该怎么办? 正因为边缘型人格是一种「人格」,它并不需要被「彻底根除」。但是,边缘型人格所带来的影响是可以被缓解的。 如果边缘型特质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那么就需要求助于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目前,辩证行为疗法 被证明对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有显著效果。它的研发者是这样形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就像一个身上90%的面积被重度烧伤的人,他们的情绪没有皮肤保护,轻轻的一个触碰就会引发极大的痛苦。”   辩证行为疗法的目的就是为那些情绪被烧伤的人们重建「皮肤」,让他们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被如海啸般情感所淹没而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 对于那些不得不与边缘型人格接触的人来说,他们让人很头疼,也很令人心疼。在《不再如履薄冰:如果关心的人有边缘型人格障碍,你要如何掌握自己的生活》一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些实际的建议。   首先,你要拿回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 保护好自己的边界,是帮助他们的前提。对于亲密关系的过度卷入会使双方都陷入僵局。在生活中,包括咨询关系中,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总会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挑战并试图突破你的边界,因为他们习惯于和别人黏在一起,并且是操控人的一把好手。 比如,他们会说 “我现在就要见你,不然我就绝食了。” 。当你面对他们这样的威胁或诱惑,坚持自己的边界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通过温和的方式向他们传递:虽然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我抛弃了你。 其次,停止相互责怪 边缘型人格会有强烈的对于性格的自责,与一般的自责不同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责备不是「我这件事做错了」,而是「我就是个错误」,就像电影中的那句台词:生而为人,对不起。 对于他们的性格自责,请不要责怪他们,其实他们自己比任何人都希望更快变好。 最后,可以提供一些稳定感 在边缘型人格的人内心,其实是很渴求一段稳定的关系的。幼年的创伤经历使他们没能够形成稳定的人际互动图式,因此在成年后,虽然很渴望稳定感,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要怎样去做。 如果有一个人愿意陪伴他们,能够和他一起去面对、探索他的那些“不稳定性”,也愿意经受他们不讲道理的“探测”,不会抛弃离开他,这对于他们非常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是建议他们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 相比日常的朋友关系,心理咨询师经受专业的训练,在稳定和严格的咨询设置下,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冲击和挑战、测探之下,保持稳定;而这段治疗性的关系,能够最大化地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者获得疗愈和成长。 边缘型人格的人就像摇摆在情绪的风浪中,恐惧着、不安着。 如果认为Ta是你关心的人,那么也不要试图去「拯救」Ta,你要做的,只是给予温和和坚定的支持、鼓励他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这样就足够了。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