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诗】vol.15 倾听一个人,如听雨

【为你读诗】vol.15 倾听一个人,如听雨

2016-12-03    14'45''

主播: 酷电台

289 11

介绍:
FM230164 ★ 欢迎分享你的诗享~ ============================ 难道爱神是...... 为你读诗:吉璟津 | 演员 作者:食指 难道爱神是焦渴的唇 只顾痛饮殷红的血、晶莹的泪 而忘却了在血泪里 还有两颗跳动的心 难道爱神是纤细的手 只醉心于拨弄心弦的琴 却忘却了在颤抖中 还有两颗痛苦的心 难道爱神是无影无踪的风 只顾追逐天堂上轻浮的云 而忘却了地狱里 还有两颗沉重的心 难道爱神是心舟的浆 无意间摇碎了月儿在湖心的印 而忘却了在波动中 还有两颗破碎的心 ● ● ● 就这样在僻静荒凉的一角,我写我心中想唱的歌 ——食指 - 关于作者 - 食指,本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同时也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诗歌话题 - 说说你心里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图文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你心里的爱情 ◆ ◆ ◆ 据说,这首诗是食指为一个深深眷恋过他的维族姑娘而作,但世俗的偏见像山一样横亘在他们之间。 爱神是什么呢?诗人在诗中不断地反问,是焦渴的唇,是纤细的手,是无影无踪的风,还是心舟的桨?只因它撩拨了我们的内心,却忘却了我们还有跳动的心、痛苦的心、沉重的心与破碎的心。 爱神究竟是什么呢?海子曾在诗里说,我有三次受难:生存、爱情、流浪。在他眼里,爱情是一次受难。那么,在你眼里和心里呢? 关于“爱神”,我们或许都勾勒过TA的形象,有过想象中的爱情模样,于是也常常被TA调戏。因为,现实生活中的TA与想象中的TA,似乎常常不一样。 告诉我们,你心里的爱情以及你所遇到的。 ========================================= 秋天的傍晚 作者:德拉根·德拉格耶洛维奇[塞尔维亚] 为你读诗:王曦梁 |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秋天的傍晚 你听见那家乡的林中 夜晚的歌声,鸟儿的歌唱 它们飞回家 飞过栅栏,飞过院落,在那里 你坐在火堆边,数着火星 许下心愿 直到夜色将门推开 黑暗无言地充斥每一个角落。 你在哪里 去看无形的力量 如何让战栗加剧 如何让你的微笑 填满空白 在无底的深渊中 你的身影这般孤独 唯有冷漠的星星陪伴 译者:史靖澜 ● ● ● 声音落入陷阱 / 聆听着自己。 ——德拉根·德拉格耶洛维奇 - 关于作者 - 德拉根·德拉格耶洛维奇(Dragan Dragojlović),塞尔维亚诗人、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皮利察,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出任南斯拉夫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使。他是欧洲诗歌学院成员,其诗集被翻译为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土耳其语等二十种语言,广受读者青睐。代表作有《死亡家园》、《爱之笺》等。 - 诗享 - 巴尔干的金秋总是美得摄人心魄,仿佛战火从未在她身上留下伤痕。但历史终究不是岁月静好的田园牧歌,渺小个体无可奈何地被裹挟在时代洪流里,只能在喘息之间望一眼澄澈的天空,怅然看倦鸟归巢,自己却不知将飘零何处。 千百年来,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这片土地上纷争不断。相比动荡带来的满目疮痍,恐惧与无措更多地来自无归属感的焦灼。“夜色”的意象在这里更像是死神的脚步,但它带来的却不是可怖的阴影,而是鸟语花香的彼岸世界,是绝望中最温暖的栖身之所。无边的黑暗里,人惧怕的不再是千疮百孔的孤独,而是心中的残垣断壁,再也无法重建如初。 当希望在烈火中沉沦时,光芒则会在幽暗的深渊里升起。如是往复,一切皆然。深邃星空下,千军万马也不过是永恒的注脚,反倒是在最卑微的尘土里,那些无处书写的乡愁,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生悲欢,在为沧海桑田负重。 - 还记得故乡的秋吗? - - 乐说 - 配乐剪辑自美国钢琴家Brian Crain的作品《情迷锡耶纳》,出自专辑《锡耶纳》。清澈的钢琴声揭开乐曲的序幕,随之而起的大提琴则转向缠绵哀婉。泾渭分明的音色与质感交织在行云流水的旋律中,将锡耶纳这座历史古城的千年命运与人文风光娓娓道来,一如托斯卡纳的艳阳与海——纵然潮起潮落,纵然岁月流转,依旧如此平和、温暖。 ============================================ 岁晚 作者:白居易[唐] 为你读诗:云帆(7岁)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 ●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 - 关于作者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关于霜降 -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今日霜降,正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意味着绚烂金秋将与我们告别,而凛凛寒冬正拖着沉重的步履缓缓而来。季节流转映着人间枯荣的影子,总免不了勾起一番愁绪,因此关于霜降的诗词,也多是描绘郁结离殇、天涯羁旅。 ============================================= 同一个人 作者:本尼·安徒生[丹麦] 为你读诗:李野墨 | 导演、演播艺术家 我走是为了走 为了让自己保持走着 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 我不再相信目标。 我走是为了回来 于是,我其实是在走圈子。 我相信圈子 相信循环。 而在我回来的时候 我仍是同一个人。 总的来说,我为作为我自己而高兴。 我并不曾一直是我自己 但现在习惯了作为我自己 不愿意去作为另一个人。 而这是我本来所不愿错过的事情。 我所认识的人们。 哪怕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个 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认识他们 也许会对他们无所谓 并且对我自己也根本无所谓。 那么,就让我自己继续是同一个人 只是在更进一步的程度上 同时是在悲伤和喜悦之中 我想让这全部都包括在内。 译者:京不特 (出自《如果这是世上最后一首诗》,金城出版社) ● ● ● 在你找到你所寻找的东西之前,你无法知道这要寻找的东西是什么。 ——本尼·安徒生 - 关于作者 - 本尼·安徒生,丹麦诗人、作家,同时也是作曲家、钢琴家、儿童文学作家和剧作家。代表作《斯万德的歌谣》在丹麦家喻户晓,他在丹麦是被人阅读最广泛的现代抒情诗人。他以机智的方式游戏于丹麦语言之间,通过幽默和各种古怪的视角,调侃丹麦小市民性中的虚伪成分。 ====================================================== 信 作者:宇向 为你读诗:叶锦添 | 视觉艺术家、美术指导 每天都有一些信在途中遗失 它与不信有关 它被风吹进树林,吹向 林中的坟地、墓碑以及碑前的 枯枝败叶 经过光线,它弯了一下 把死亡吹成一个美妙时刻 每天都有一个美妙的时刻 它与信有关 它落向焚烧的落叶。落在 乞丐指尖,落得下落不明 或被狗叼着,进入 动物世界 每天都有一封美妙的信,落在 雨中的路面 就像脚印 尘世被一步一步走远 (出自:《向他们涌来》,楚尘文化) ● ● ● 我不感兴趣的东西太多,因为生活里没有乐子,我写作。我感兴趣的东西其实很少,我写作。 ——宇向 - 关于作者 - 宇向,生于山东,七零后重要诗人。宇向的作品“能有效挖掘自身的直觉、痛感和超验的思维”。著有诗集《哈气》《宇向诗选》《低调》《我几乎看到滚滚尘埃》等。 ==================================================== 雨 作者:玛丽·奥立弗[美] 为你读诗:刘泷骏 | 吉他演奏家 昨夜, 雨 和我交谈, 它慢条斯理地说, 从翻卷的云层 落下 是何等快乐, 一旦落到地面 又会产生 一种新的快乐! 这是雨落下时 所说的话, 它散发出铁的气息, 然后消失了, 消失在枝条 和草丛中, 像大海的一个梦。 雨停了。 天空洁净。 我站在 一棵树下。 树是一棵 长满欢乐枝叶的树, 而我是我自己, 天上的星星 也是它们自己。 此刻, 我的右手 正握着 左手, 我的左手正握着树, 树上布满了星星 和温柔的雨—— 想象!想象! 这漫长而精彩的旅程 仍然属于我们。 ● ● ● 你不必善良/不必/跪行一百英里,穿过荒凉的忏悔/你只要让你温柔的身体/爱它所爱的 ——玛丽·奥立弗 - 关于作者 - 玛丽·奥立弗(Mary Oliver, 1935-),当今美国女诗人,以书写自然著称。奥立弗与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正是这种亲近感成就了她的诗歌。按她自己的说法,孩提时接触世界的方式建立了一个人成长之后的意义模式。 - 诗歌话题 - 如果错过了最后一场秋雨 我愿和你一起听冬天的第一场雪 图文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 ◆ ◆ 你试过和雨交谈么? 上一次和雨交谈时是什么时候? 回忆起来,小时候的我们经常与小草说话,与蝴蝶说话,与云朵说话,甚至与风说话。小时候,我们相信世间万物一切都会说话,都有表情,也有故事。于是,在雨中奔跑的时候,那兴奋的尖叫全然是和“雨”的交谈。 如今,你还是那个相信雨会和你说话的小孩儿么? 今年,北京的秋雨特别多。一日雨下,与几位小伙伴挤在一把小伞下,叽叽喳喳地步行在南锣鼓巷的小道上。其中一位忽然感慨说,十多年来,下雨时,我从不打伞,我最爱在雨中走。 “我最爱在雨中走”,她说这话时,可爱舒坦的语调立即打动了我。 假如雨是有灵魂的? 它会欣喜于这样的回应么? 而假如雨是有灵魂的(我们小时候分明坚信这一点),你也会像是诗人玛丽·奥利弗听到雨对你所讲的话么? 这些年,见过许多有趣而可爱的人,直到现在他们都相信雨是自然的灵魂。于是,听雨和观雨,便成为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听着它诉说从云中翻落而下的层层快乐,观看它滑过树枝、落入草丛的愉悦……即便消失了,也像是大海的一个梦。 而当雨停止时,雨是雨,树是树,星星是星星,我依然是我。 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每一种事物,都展现出各自完全独立的小宇宙。我们彼此观看,互不惊扰;彼此倾听,但互不约束。 这或许就是自然万物间的默契吧。 墨西哥诗人帕斯说:“倾听一个人,如听雨。”其实听雨,亦如听一个人。 再过几日就立冬了,今年的秋雨或许就听不到了。但我们还有机会听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文/晓弦) =================== 感谢收听本期为你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