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冷水澡

耍冷水澡

2018-01-23    11'05''

主播: 大道至简/

84 1

介绍:
耍冷水澡                                                           作者:李学智       我小时候脑海里没有“游泳”一词,游泳就是“耍冷水澡”,就是“划水”。若问“你会耍冷水澡不?”、“你会划水不?”,那就是问“你会游泳不?”。我母亲生育一十三胎,只存活了五个,我最小,叫“细伢子”。母亲生怕有闪失,对年幼的子女管得严,哥哥姐姐都没机会耍冷水澡,都是“旱鸭子”。大热天,“细伢子”自然也只能在河岸上看着人家耍冷水澡,心里痒痒的。        一九六四年的暑假里,母亲因病去长沙附属第二医院做手术,住了一个多月;父亲要出集体工,无暇顾及我,于是那段日子我几乎天天到门前河坝下耍冷水澡。河坝下有个七、八十平米的水潭,距赤马湖(原名红旗水库)一里多路,河水清澈,不少鱼儿从赤马湖逆水至此。人们常在水潭里踩到“磨沙筋”,也叫“耙齿条”,这鱼儿靠着河底泥沙游,形状像耙齿,很乖巧。你在水里踩呀踩,有时感到脚底下软绵绵的,潜水下去就能捉到,大的有七、八两一条。我耍冷水澡不是贪玩耍、图捉鱼,我是要在母亲回来之前学会划水,不做“旱鸭子”。       坝下水潭最深处有七、八尺深,我不敢去,只在水没不过鼻孔的地方练划水。会划水的告诉我,把头浸在水里,手和脚离开泥沙,身体自然会浮起来。我照着去做,果然能浮起来。这样练了几天,憋着气在水里能浮一、两分钟了,就在安全区域划动手脚“打泡秋”。等到能划一、两丈远了,我就抬起头来划。起初,一抬头身子就往下沉,久而久之,抬起头来也能划了。练习过程中也有伙伴要帮我到深水区域试试,办法是会划水的用手托着不会划水的,划着划着手一松,不会划的就拼命往前划,这样练习,免不了要呛几口水。我怕死,不敢要他们托着划,我没呛过水,却也学会了划水。能划水,仰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母亲从长沙住院回来,我已学会了划水和仰水。记得一年夏天,我和我的伙伴何爱竹从庙湾下水,靠着围水堤游到了凤岭大队抽水机处,有两三里路远。       不会划水时,站在深水边就有些发怵,会划水了就无所畏惧了。一九七零年夏末,我到芳坪学校报名参加中专考试,回家途经芳坪塅中的石拱桥处,忽听有人喊救命。原来罗家大屋门前的塘里浸了个小男孩,一个老头正拿着一根洗衣用的擂捶在塘边水里焦急地打捞着,等我循声赶到时小男孩离塘边已丈多远了。我连凉鞋都没顾得上脱,就跳到水里轻而易举地把小男孩救了上来。去年,我到罗家大屋去摄像,说起此事,才知道当年被我救上来的那个小男孩叫罗松文,现任某学校校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离我家不远的祥生哥得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有一天,孩子们跟着母亲到水库边陷鱼(用纱布和铁丝做成圆柱体或正方体的捕鱼工具,里面放些诱饵,鱼虾易进难出,用小绳系在岸边竹竿上,每隔二、三十分钟取一次),其中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掉到了水里,水很深,母亲划不得水,又担心另一个男孩,只能慌乱喊救命,待人们闻讯赶到时,小孩已没救了。祥生哥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带着另一个小男孩学会了划水。我想,那年如果我不会划水,现在某学校的校长可能就另有其人了。   一九七七年上学期,我在赤马大队源头学校教书,大队正在建新校舍,我班的教室设在东风生产队黄干湘的堂屋里,堂屋两边大门弯里都有鸡窝,上课时,常有母鸡生蛋叫唤。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三十个学生中,后来出了四个本科生,原浏阳日报主编戴君便是其中之一。教室出门口往上几十步翻过东边的小山包便是黄冈水库。天气热时,我常带着十六个男生(现任长沙市某医院院长的周君便是其中之一)到水库里耍冷水澡。水库尾部是一坵坵平坦的梯田,我用竹竿标示出安全区域,把我学划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学生们很听话,认真学,没出事。一个人带着十六个男孩学划水,现在想起来还真有些后怕。我当时考虑的是教给孩子们生存的能力,不会游泳的掉在水里是会死人的,有时还会把人家的生命搭上。此后,我的女儿和儿子也都学会了游泳。 光阴似箭,往事如烟,几十年过去了,可那耍冷水澡的一幕幕还时常在眼前浮现。   后记:二零零四年浏阳市中学生论文竞赛中,我班黄晓同学的《学校禁止学生游泳的做法对吗?》获一等奖后,我将其发到浏阳日报编辑部,编辑打电话告知:将发表此文在全市中小学中展开讨论。后来,文章没发表,讨论就更不用说了。如今大部分学校对学生游泳一事还是一个“禁”字!我写此文意在呼吁老师们、家长们创造条件教孩子们学会游泳,学会生存的本领。  
上一期: 蓝色的约定 _走失的云朵
下一期: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