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你听——《杨洁西行》(致敬)

读给你听——《杨洁西行》(致敬)

2017-04-19    08'10''

主播: 不诉离殇§🎹

282 7

介绍:
2017.04.19 《杨洁西行》 (作者:张明萌) 稿件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2017年4月15日,中央电视台离休干部、原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导演杨洁因病去世,享年88岁。她执导的《西游记》自1986年至今,热播三十余载,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杨洁1929年出生于湖北麻城,从小爱看电影,尤其喜欢美国电影,《魂断蓝桥》《碧血黄沙》……成了她的电影启蒙。她甚至动念参加中华剧艺社,但被父亲杨伯凯制止。 1945年,父亲将她送到延安,此后,她转赴张家口,进入华北联合大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分配她到文工队当演员,从前的念头得以实现。杨洁先后在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济南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解放后,她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到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前身)。1961年起,她专门负责电视戏曲节目。1980年,杨洁开始导演电视剧,遇上了让她耗尽心力的《西游记》。 经费紧张,剧组找不到合适的制片人,领导让杨洁兼任。她在片场不仅要负责拍戏、后期改剧本,还要负责经济统筹,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的状态。和唐僧师徒四人一样,杨洁在拍摄过程中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为了选孙悟空,她四处拜访猴戏名家,最后在六龄童软磨硬泡下答应由章金莱出演。第一个饰演唐僧的人叫汪粤,杨洁专门安排他去北京法源寺体验生活,跟和尚同吃同住,学习佛教的礼节知识。白骨精请的是当时上海第一花旦杨春霞。玉兔精则是杨洁恰巧看到李玲玉的照片,让整个剧组费力找到了她。 《西游记》每一集的取景地都不同,杨洁团队走遍全国,甚至去了泰国取景。所到之处景色绝佳,但也因尚未开发危险重重。在拍摄黄狮寨外景时,她险些跌下悬崖。 拍摄神仙和妖怪飞天的画面时,内地技术达不到,杨洁亲赴香港学习怎么吊威亚。 片头曲作曲许镜清因编曲时加入电声与西洋乐器而遭到专家反对,领导要求撤换,杨洁写长信申辩,最终保住了主题曲和许镜清。 虽遇上重重困难,但杨洁拍戏一点也不含糊。六小龄童回忆,《西游记》拍了六年,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磨出来。刚进组,杨洁就让演员拿出真实、生活化的表演,还特地让唐僧师徒四人住一间屋,增进感情。一有休息时间就磨戏,“如果这场戏是晴天,拍的时候下雨了,立马收工,回去研究角色。早上七八点开拍,晚上七八点完,休息一下看回放。” 拍到一半没钱了,电视台让杨洁拍个结尾就结束,被她拒绝。她引入外部资金,到处筹钱,将25集拍完。五六百万元的预算全部砸在了戏上。六小龄童称那是“真正为艺术付出乃至燃烧的六年”,他片酬最高,一集70元,全部算下来拿了2000元。杨洁呢,拍完《西游记》,总共只拿了90元。她说:“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西游记》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杨洁仍心有不满,遇到别人感谢她贡献了这么美好的东西,她总惭愧:“我心想,哪儿美好?我自己都出汗,有些特技我不满意嘛,怎么他们会那么高兴呢?” 在《西游记》剧组20年后再聚首的节目上,杨洁用了普希金的诗总结过往: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