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你听——《今天,我们向“沉默的大多数”致敬》(节选)

读给你听——《今天,我们向“沉默的大多数”致敬》(节选)

2017-08-17    11'35''

主播: 不诉离殇§🎹

73 3

介绍:
2017.08.17 今天,我们向“沉默的大多数”致敬(节选)(作者:桂洋) 稿件来源:《读者》微信公众号,系独家原创稿件 看了那么多次电影,第一次只买到了第一排座位的票。 电影结束后,影院的工作人员开了灯,大声说:“感谢观影,请带好随身物品离开。”但是现场没有一个人离开座位。 所有观众的眼睛都望着电影屏幕上滚动着的几万个名字:安姐、阿楠、曾晶晶、赵华……这些都是参与《二十二》这部电影众筹的普通民众的名字,一共32099个,一个也不少。 屏幕上是满满的名字,台下是满满的观众。台上台下,一样的座无虚席,静默无声。 直到散场,大家安静有序的离开,静得只能听到偶尔发出的啜泣声。走在人群中,心瞬间被一种沉默而又浩大的力量撑满了。 我突然理解,为什么这样一部沉静的非商业的电影,让半个娱乐圈为之默默转发传播,仅有的1%的排片率,一票难求。导演郭柯说,他本来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预期:“谁都不敢想,这些宣传是钱做不到的。” 为什么这部电影,全程没有恢弘煽情的音乐,没有特效,甚至没有一句旁白,只有平实的生活场景和平静的叙述—— 老人盘坐在炕上,摆弄着药瓶,动作缓慢,孙媳把饭菜端过来,儿媳上前闲聊。 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纳凉时,三四个孩子在门的那头聊天打闹。 她们偶尔打牌,身体好的还会自己做吃的给孩子们发,闲时站在门口喂猫。 导演和摄制人员,是在这里拍了多久,有多安静,才能让这些老人、孩子甚至家里的猫,都忽视掉他们的存在? 导演是沉默的,电影是沉默的,支持者是沉默的,观众也是沉默的。我们和影片中的人物一样,都是同样一群人,普通的人。 这一次,我很想向这“沉默的大多数”致敬。 正是这份沉默,让我们看见了她们,也听到了那些微弱的声音。 …… 在他们不愿提及的记忆里,有目睹亲生父母被日本鬼子杀害的锥心之痛,有躲进山里也会被抓进日军据点的极度恐惧,还有那些在窑洞里度过的“痛苦无法言表”的岁月。但是,比被迫充当“慰安妇”更令她们受尽折磨的,是活着回来之后还要忍受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有的老人说,“日本鬼子是敌人,但自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受到的白眼却是几十年了。” 就像电影中一位关注“慰安妇”历史30年的志愿者说的,“30年来什么都没有改变,如果当初知道结果这样,我宁愿不去惊动她们的生活。” 灾难中受难最深的是她们,而灾难结束过后,却还有更深远的伤害,来自于身边那些不肯接纳她们的人。而这种来自于同胞近邻的终生伤害,不亚于前者。 面对这些国难的经历者和受害者,我们真的欠她们一句对不起! 此时,我宁愿你我,还有他们,也都是沉默的。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若此时沉默也是一种文明,我宁愿你我一声不吭。 这样的沉默,这部电影做到了。这部电影背后的人们,也做到了。 …… 在导演郭柯2012年开始关注“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为他们拍摄记录短片时,这部片子还叫《三十二》,到2014年可以在荧幕上点映时,就已经变成了《二十二》,到前天在大荧幕上全国公映时,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个位数,8。这“最残酷的倒数”,还在继续。 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内心是挣扎的。如何在人性和生命面前,做到温柔与克制,同时,又尽到媒体的道义。 当她们说话时,我们可以沉默,倾听。但当她们永远说不出口的时候,我们沉默的大多数,能够做些什么? 那一天已经很近了。 沉默,应该是尊重背后平静的沉默,是知史背后理性的沉默,是作为背后有力量的沉默。 《二十二》的开头是追悼会,结尾是葬礼。她们一一离开,镜头里只留下白雪覆盖的空空的大地。 今天,我们为沉默倾听的大多数点赞,明天,我们希望能在沉默中,给她们力量,也给我们自己在茫茫天地间,点亮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