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重修浙江贡院记

传习录:重修浙江贡院记

2017-09-06    04'44''

主播: 玉华卓立

180 4

介绍:
背景 贡院是科举考试乡试的考场。各省在首府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唯一考场,大门正中悬挂“贡院”二字大匾。浙江贡院今原址屹立的建筑是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1525年,浙江监察御史潘仿重修浙江贡院和万松书院,阳明先生均应请为之作记。 潘仿字景哲,河南洛阳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曾任督察院右都御史,巡抚山西、浙江、辽东,嘉靖初年平定山西大同兵变。嘉靖四年(1525),潘仿主持拓新杭州万松书院和浙江贡院,为浙江文化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潘仿工于书法,文采出众,先后为白马寺以及嵩阳书院书写过碑刻。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是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是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2012年,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扩建为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 原文收录于《全集》中册卷二十三外集五第九九五页。 原典 乙酉(1525) 古之选士者,其才德行谊☆,皆论定于平日,而以时升之。故其时有司之待士,一惟忠信礼义,而无有乎防嫌逆诈之心也;士之应有司,一惟廉耻退让,而无有乎奔竞侥幸之图也。 迨(dài)☆世下衰,科举之法兴而忠信廉耻之风薄。上之人不能无疑于其下,而防范日密;下之人不能无疑于其上,而鄙诈日生。于是乎至有搜检巡绰之事,而待之不能以礼矣;有糊名易书之制,而信之不能以诚矣。有志之士,未尝不叹惜于古道,而千数百年卒无以改,殆亦风气习染之所成,学术教化之所积,势有不可得而误焉者也。 虽然,古人之法不可得而复矣,所以斟酌古人之意而默行之者,不犹有可尽乎?后世之法不可得而改矣,所以匡持后世之弊而善用之者,不犹有可为乎?有司之奉行,其识下者昧古之道,而益浚(jùn)之以刻薄猥琐之意;其见高者鄙时之弊,而遂行之以忽慢苟且之心。是以陋者益陋而疏者愈疏,则亦未可专委咎(jiù)☆于法也。若浙之诸君子之重修贡院,斯其有足以起予者矣。 浙之贡院旧在城西,尝以隘(ài),迁于藩治之东北,而苟简尚仍其旧。乃嘉靖乙酉(1525),复当大比☆,监察御史潘君仿实来监临,乃与诸司之长佐(zhǎng zuǒ)☆慎虑其事,而预图之。慨(kǎi)规制之弗备弗饰,相顾而言曰:“凡政之施,孰有大于举贤才者,而可忽易之若是!夫兴居靡(mí)所而责以殚心厥事,人情有所不能矣。无亦休其启处,忧其饩(xì)养☆,使人乐事劝忠,以各供其职,庶亦尽心求士之诚乎!慢令弛禁,使陷罔(wǎng)于非僻,而后摧辱之,其为狎侮(xiá wǔ)☆士类,亦甚矣!无亦张其纪度,明其视听,使人不戒而肃,以全其廉耻,庶亦待士以礼之意乎!” 于是新选秀堂而轩于其前,为三楹(yíng);新至公堂而轩于其前,为五楹;庖湢(páo bì)☆器用,无不备具。又拓明远楼,新为三楹,而上崇三檐,下疏三道。创石台于四隅(yú),而各亭其上,以为眺望之所,其诸防闲之道靡不恪(kè)修。夫然后入而观焉,则森严洞达,供事者莫敢有轻忽慢易之心,而就试者自消其回邪非僻之念。盖不费财力而事修于旬月之间,不大声色而政令行肃,观向一新。 若诸君者,诚可谓能求古人之意而默行之者矣,能匡后世之弊而善用之者矣。诸君之尽心,其可见者如此。至其妙运于心术之微,而务竭于得为之地,不可以尽见者,固将无所不用其极,可知也。是举也,其必有才德行谊之士如三代之英者,出以应诸君之求已乎! 工讫(qì),使来请记,辞不克而遂为书之。呜呼!天下之事,所以弊于今而不可复于古者,宁独科举为然乎!诚使求古人之意而默行善用之,皆如诸君今日之举焉,其于成天下之治也,何有哉! 注释 ☆行谊:品行,道义。 ☆迨:等到,达到。 ☆委咎:归罪于。 ☆大比: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明朝三年一次,在省城大比,中者称举人。 ☆长佐:领导人,负责人;处于辅助地位的人。 ☆饩养:科举时代由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也叫“廪饩”。 ☆狎侮:轻慢,戏弄。常用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 ☆庖湢:厨房和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