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书信:1526年,答友人问

王阳明书信:1526年,答友人问

2020-10-21    05'22''

主播: 玉华卓立

257 4

介绍:
背景 本文是嘉靖五年(1526)阳明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回答了友人的几个疑问。 原典 丙戌(1526) 问:“自来先儒皆以学问思辩属知,而以笃行属行,分明是两截事。今先生独谓知行合一,不能无疑。” 曰:此事吾已言之屡屡。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辩的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辩矣。若谓学问思辩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先去学问思辩得?行时又如何去得做学问思辩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凡古人说知行,皆是就一个工夫上补偏救弊说,不似今人截然分作两件事做。某今说知行合一,虽亦是就今时补偏救弊说,然知行体段亦本来如是。吾契(qì)但着实就身心上体履,当下便自知得。今却只从言语文义上窥测,所以牵制支离,转说转糊涂,正是不能知行合一之弊耳。 “象山☆论学与晦庵☆大有同异,先生尝称象山‘于学问头脑处见得直截分明’。今观象山之论,却有谓学有讲明,有践履,及以致知格物为讲明之事,乃与晦庵之说无异,而与先生知行合一之说,反有不同。何也?” 曰:君子之学,岂有心于同异?惟其是而已。吾于象山之学有同者,非是苟同;其异者,自不掩其为异也。吾于晦庵之论有异者,非是求异;其同者,自不害其为同也。假使伯夷、柳下惠与孔、孟同处一堂之上,就其所见之偏全,其议论断亦不能皆合,然要之不害其同为圣贤也。若后世论学之士,则全是党同伐异,私心浮气所使,将圣贤事业作一场儿戏看了也。 又问:“知行合一之说,是先生论学最要紧处。今既与象山之说异矣,敢问其所以同。” 曰: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若头脑处见得分明,见得原是一个头脑,则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工夫,则始或未便融会,终所谓百虑而一致矣。若头脑见得不分明,原看做两个了,则虽把知行合作一个说,亦恐终未有凑泊(bó)☆处,况又分作两截去做,则是从头至尾更没讨下落处也。 又问:“致良知之说,真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象山已于头脑上见得分明,如何于此尚有不同?” 曰:致知格物,自来儒者皆相沿如此说,故象山亦遂相沿得来,不复致疑耳。然此毕竟亦是象山见得未精一处,不可掩也。 又曰: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切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更不要明觉精察也。知天地之化育,心体原是如此。乾知大始☆,心体亦原是如此。 注释 ☆象山:南宋哲学家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县人,因讲学于江西省贵溪县象山书院,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为宋明“心学”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主“心即理”,言“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学茍(jì)知道,六经皆我注脚”,著有《象山文集》。王阳明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 ☆晦庵: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凑泊:生硬地结合在一起。也指文学创作中没有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有生硬勉强结合的感觉。 ☆乾知大始:《周易·系辞上》记载“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乃纯阳,以刚健主导着一切生命的开始;坤乃纯阴,以柔顺孕育构成生命形体。乾阳在生命生成中的功能是“乾知大始”,坤阴在生命生成中的功能是“坤作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