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1宋赵佶锦鸡芙蓉图轴

20170101宋赵佶锦鸡芙蓉图轴

2017-02-02    05'27''

主播: 一页扇贝

53 1

介绍:
大家好!我是小扇贝,今天是2017年1月1日,元旦。新年伊始,来听听我讲的“故宫日历”吧! 《锦鸡芙蓉图轴》是宋徽宗赵佶最喜爱的一幅花鸟画,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看,画面一角的芙蓉花,疏疏的两枝,娴静地半开着,一只体型优美的锦鸡飞落芙蓉枝头,压弯了枝头,打破了宁静。枝叶还在颤动,而美丽的锦鸡浑然不顾,它回首翘望着右上方,它看到了什么?哦,原来是一对翩翩飞舞的彩蝶!再细看那只锦鸡,浑身羽毛鲜艳夺目,栩栩如生,锦鸡脚下的芙蓉枝叶,层次分明重叠而不繁乱,图的下方画了几支鲜艳的菊花,既填补了画面的空白又锦上添花,烘托出金秋时节的宜人景色,画的空白处,宋徽宗用他那刚劲有力的瘦金体题诗一首: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好一幅《锦鸡芙蓉图》! 中国古代皇帝比较喜欢画花鸟画,宋徽宗更是高手!他的花鸟画可不是浪得虚名,他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他还是端王的时候,府里就养了大批的珍贵的鸟,他用来写生。即位当了皇帝,这些珍稀的鸟也跟着他进了宫。有一位敢说话的大臣江公望上奏说,皇上啊,您养这么多珍贵的鸟,老百姓会说你玩物丧志啊!徽宗说,爱卿啊,我是为了艺术。江公望说,您是皇上,要做天下表率,为了艺术也不行。后来赵佶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把这些鸟都放了,就和太监们一遍一遍地轰这些鸟。这些鸟也在宫里好吃好喝惯了,不愿意飞走。徽宗就边哭边轰,一连好几天,总算轰干净了。 我们再回过头说说《锦鸡芙蓉图轴》吧。锦鸡就是雉,按儒家“瑞应”说,它的出现是“圣王”出世的象征。于是这幅花鸟画就有了政治意义。古人称鸡有“五德”:“头上有冠是文,脚下雄健是武;临敌敢斗是勇;见食呼友是仁;按时报晓是信。”就是说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雄鸡的模样表示很英武,雄鸡打架很勇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赵佶将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锦鸡,想要安逸太平,却怎么知道会有后来的“靖康之难”!也就是《满江红》中提到的“靖康耻”,赵佶被金国掳走,《锦鸡芙蓉图轴》也成了金国的战利品,赵佶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 《锦鸡芙蓉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后人怀疑这幅画不是赵佶亲笔所作,而是他的御题画。宋徽宗不仅本身是个书画大家,而且还有一个爱好,喜欢在自己喜爱的书画上题诗、作跋,不少优秀宫廷画家的作品上都留下了宋徽宗的墨宝。这样的画被称为御题画。这丝毫不影响这幅作品的精湛技艺和精神境界,它仍然是我国经典传世名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