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营茶世家之渠家(1)

5.2营茶世家之渠家(1)

2021-05-03    02'59''

主播: 凝静🌙

19 1

介绍:
威震茶界的祁县渠家 祁县城内渠氏家族,自明清至民国历经19代,前后500年,是晋商中建树卓著zhuó zhù、人才辈出、延绵历史最长的巨商大贾。 渠家祖籍山西上党。明洪武二年(1396),先祖渠济落户祁县,从此亦农亦商,稳步发展。清乾隆年间,第十四世孙渠同海到包头一带置地营商,开设 “长源厚”字号,经营菜园、油房、面店,后又兼做钱业生意,逐步发展起来。 至清嘉庆、道光年间,渠家掌门人 渠映璜 增设了长源川、长顺川两大茶庄。继而另辟茶源,从两湖特别是湖南安化采办红茶,运销西北各地及俄国,家业得以超常发展。 到光绪年间,渠家已有能力在湖北羊楼洞、湖南安化县开辟独立的茶园、茶厂,实现了茶叶产、供、销的一体化发展。有钱有业,遂将“长顺川”更名为“长裕川”,由此“名声雀起震四海,不尽财源滚滚来”。 太平天国运动切断武夷山茶路后,“长裕川”在通往北方的茶叶之路上,力压常家“大德玉”,成为晋商经营茶叶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茶霸。其分号众多,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在湖北、湖南占有羊楼洞、咸宁和羊楼司3座茶山,销量占外销茶叶的一半有余。 长裕川以“川”字牌三和砖茶为品牌,以茶农—茶庄—茶行为组织载体,以《行商遗要》为标准化制作规程,形成了一条龙经营模式,由此也成为万里茶路文化的一大亮点。 民国十五年(1926)后,长裕川改办食盐、夏布。七七事变后,分号全部撤销。 版面左上角是渠家院落:渠家大院,地处晋中市祁县 晋商老街东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群,是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版面下方左侧三张图为,渠本翘及家人和故居图:渠本翘故居 九如堂 位于山西祁县渠家大院以西30米。 渠本翘出生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是祁县、山西乃至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渠家第18代,其父渠源祯号称“旺财东”,父辈三兄弟开办了“百川通、三晋源、长盛川”三家票号。渠本翘自幼读私塾,受到良好教育,光绪18年中进士。早年曾赴日本留学人称“渠学士,他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在祁县曾经开办了山西第一所女子学校。同时,他着手经营票号。由于经营有方,颇具经济头脑,数年之后成为山西金融界最有实力的人物。他创办的山西近代工业先驱”双福火柴公司“,是山西第一家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近代工业,推动了富商巨贾对近代工业的投资,从而使山西的近代工业次地发展起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帝国主义福公司,利用清庭关系和胡聘之定立条约,掌握了山西的煤矿开采权。晋人深知其弊,据理交涉。解职jiě zhí后的胡聘之幡然悔改,联合工青各界发起保矿运动。渠本翘联络全省工商界有识之士以及爱国学生,运用各种斗争方式,终于将卖给福公司的平定、盂县、潞安和泽州的采矿权收回来。随后成立“山西商办全省保晋矿务有限公司”。保晋公司是山西近代资金最雄厚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从此山西采煤工业进入 近代半机械化开采阶段,为山西煤炭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众观渠本翘的一生,他身备学士、官员、商人的多重特质,也是一位爱国者、实业家、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在推广民主思想、推动山西近代化进程、推进晋商转型等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