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茶路之歇脚赊旗

2.6茶路之歇脚赊旗

2021-05-04    04'33''

主播: 凝静🌙

241 1

介绍:
歇脚赊旗镇 社旗镇(赊店镇)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从这里 由唐河 南下到樊城 转汉水 直抵汉口,北上陆路,通往洛阳、开封及陕西。所以,赊旗镇是“南船北马”交接点上的 水陆转运枢纽。晋商从南方采购大量茶叶,水运至此,换马帮接力,再将茶叶运至山西。 由此可知,赊旗镇所处位置及其重要,水路陆路都比较发达,在清代茶商运茶线路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赊旗在晋商茶路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被替代的,对茶叶贸易的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茶叶贸易的繁荣也对赊旗镇的商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赊旗因万里茶路而兴起,乾隆年间发展成繁华巨镇,至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为鼎盛时期。 版面右上图为赊店镇东辕门,赊店镇就是赊旗镇,也叫赊旗店。 该版面上有赊旗陕山会馆图:会馆是行会组织的一种称谓。晋商作为世界性的商帮,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建立了覆盖亚欧的行会组织。明清时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山西会馆近千座,保存下来的约500多座,河南社旗山陕会馆为保存较好的山西会馆之一。 赊旗山陕会馆是由山陕商人捐资创建,竣工于乾隆47年,主体建筑为春秋楼。后建造活动一直延续至道光年间,期间又建造了大殿、悬鉴楼等,一对重5万余斤的铁旗杆,竖于悬鉴楼之南。会馆供奉关羽,以馆为庙,又称山陕庙。 咸丰七年春秋楼被捻军焚毁,清光绪18年又二次竣工。 同治光绪年间河水变浅,大船难行,加之京汉铁路通车,使赊旗镇依靠河运码头发展起来的商业逐渐衰落,会馆也逐渐冷清。 民国至抗日战争时期,会馆多处被毁。1947年山陕同乡会馆解散。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会馆进行了加工和修缮工程。 现存会馆建筑分主院、西跨院两部分。整个建筑群体布局严谨,科学规划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形象丰富,装饰富丽精美,诚为古建筑精品。 版面中的戏楼就是悬鉴楼,位于主院的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