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各位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各说各的镇馆之宝,我们今天要说的镇馆之宝来自于四川省博物院, 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我们中国的汉代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先都认为人去世了之后并不是消失了,不见了,什么都没有了,而是转变为另一种更高级的形态活着,那就是羽化而登仙,那么成仙之后就没事干了吗?不不不,成仙之后有成仙之后的生活,人们都希望自己死后能把自己现有的资产也全部带过去,所以就产生了厚葬的习俗,我们今天说的这件文物就跟墓葬有关,名为:宴饮百戏图石棺,这是一个表面刻画有宴客和戏耍场景的石棺,简直就是古人生活场景的一个写真图, 那么这图画上的人物都是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做什么,以及古人为何要把它刻画在石棺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到四川省博物院,听听周莉娟老师的现场讲解。 原来三长两短是这个意思,确实是生动形象啊。感谢周丽娟老师的讲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关于这件文物的内容: 第一:除了石棺底部,在其他五面都刻有汉代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景。 第二:在我们能看到的这一面,刻画的并不是哀伤的场景,而是非常自然甚至有点欢乐的宴饮图。 第三:画面中的人物共有五组,分别是:主人夫妇,戏乐杂耍,饮食客人,赴宴客人和厨房厨师。 除了石棺,在汉代墓葬系统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文物,比如石碑,陪葬人俑,动物俑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汉代先民们事死入生的生死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要去四川博物馆现场看展的话,一定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古猫 陪你去看博物馆,在这里可以收听周莉娟老师关于汉代陶石艺术馆展厅的全部语音讲解!本期的各说各的镇馆之宝就为您说到这,我们下期见。
上一期: 太阳神鸟金饰
下一期: 青铜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