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坤舆万国全图,长380厘米,宽168厘米,是一幅绘制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世界地图,在这幅400多年前的地图上,显示出了和我们现在非常接近的地理知识,比如将地球称为“地球”,有包括美洲大陆在内的五大洲,甚至还画出了山川河流以及经纬线,是第一幅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比较科学和精确的世界地图。 虽然这幅世界地图上写的有汉字,但它并不是由中国人绘制的,据记载,在明神宗万历十二年,著名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广州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当时取名叫做《万国图志》。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到达北京,将这幅《万国图志》献给当时的皇帝明神宗,据说地图引起了明神宗极大的兴趣和喜爱。第二年,也就是万历三十年的时候,这幅地图被首次刊刻发行,同时改名为我们现在这个名称,也就是《坤舆万国全图》。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这份《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所绘五大洲中,各洲以不同颜色区分。山脉以写景法描绘,河流以双曲线绘写,海洋则以深绿色绘出水波,整幅地图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在地图圈外还绘有九重天图、天地仪图、日蚀图、月蚀图、赤道北地半球图、赤道南地半球图、中气图等小图,包罗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开拓了当时国人的眼界。这幅地图还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幅《坤舆万国全图》,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并改变了当时通行的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而是将亚洲东部居于世界地图的中央,中国位于该图的中心。虽然现在看起来这幅地图很不准确,甚至连澳洲都没有,但它在当时是世界顶级的地图,在西方被称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意思是,要绘制出这样精确的地图,比培育出一朵黑色的郁金香还要不可能! 这里就要说一下这幅地图的绘制者,利玛窦了。利玛窦是意大利人,也是一个天主教的传教士,为了在东方更好的传播天主教,他努力学习各种数学、天文、地理、机械方面的知识,因为当时的中国最缺乏的就是这些知识,他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在中国完成他传播福音的使命。这幅地图诞生的时间距离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已经过去了80年,在欧洲,地理和科学知识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利玛窦就是靠着欧洲已有的知识水平和他自己的聪明才智,绘制出了这幅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世界地图。 从明末不少人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观看过这幅世界地图,并知道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位置,然而,进入清朝之后,官方对于世界的认识开始了明显的倒退,对于很多地方宣称“渺然不可考”,直至鸦片战争时,清朝的皇帝甚至不知道英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