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 ,兼美可得至善

文·人 ,兼美可得至善

2017-07-24    04'34''

主播: 月亮与六便士*

60 5

介绍:
15年浙江的高考题。文章与人品。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激者为文局促,品性澄然,则下笔悠然。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有可能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转而对曾经的男神女神大加鞭挞(ta) 温柔旖旎(旖旎(yǐ nǐ),汉语词语,形容词,本解释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用来比喻女子美丽。亦有一点点雄伟的意思。)的宋词总让我们想起李清照柳永的身姿。 性情偏激如陶渊明者不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辞官而去,然而他笔下的田园诗却绝不局促,那狭义的车马喧腾早被他抛到南山之外,采菊东篱才是他艺术审美的真实写照,品性澄淡如蛰居黄州之东坡者,有如其远谪于岭南之时,开辟东坡精心烹饪,“日啖荔枝三百颗,”却没有改变他临赤壁而作大江东去的豪放。 汪精卫曾在狱中写下“饮刀图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但后来叛变时期永远在一起上留下了骂名。相反,同样面对民族战争,“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客观的去读“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弗朗西斯·培根《论辩文》。 最后一句话。我希望那些美好的句子既是我真实的一面,也可以陶冶性情,使文与我得以兼美。即使“上善若水任方圆”但我还是希望方正与园柔,文德与才情兼治,成就大善至善之道。
上一期: 一辈子,总要努力一次
下一期: 浮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