冽冽冬日,肃肃祁寒---小雪到,冬始俏

冽冽冬日,肃肃祁寒---小雪到,冬始俏

2018-11-22    06'03''

主播: 四叶草~~

210 1

介绍:
冽冽冬日  肃肃祁寒   《二十四节气志》 作者 | 宋英杰 11月22日或23日为小雪节气,是初雪降临的时节。 旧时南方有一个说法,农历十月廿五日是"雪婆婆"的生日。虽同是天气现象,代表风雨的风伯、雨师都是"官方"认定的国家级层面的神灵,而代表雪的"雪婆婆",只在民间享有礼遇。 至于为什么是"雪婆婆",古人常说兴风、行云、布雨、酿雪,字里行间似乎透露着一层含义,好像弄出一场雪比制造其他的天气现象要更烦琐,或许只有做事细致的婆婆才能胜任吧。或许还有一层含义——瑞雪兆丰年,雪比其他天气现象更具有吉祥、丰稔的意味,慈祥的婆婆应该更适合做它的"形象代言人"。 古时候,到了初冬时节,人们会祭祀名叫"司寒"的冬神,希望它保佑人们平安过冬,即所谓"孟冬祭司寒"。小雪时节,闭塞成冬。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山虽白了头,却未显苍老。只是,原来枝繁叶茂的树木,都变成了"光杆司令",颇有垂暮之感。 冽冽冬日,肃肃祁寒,小雪是属于雪的节气。如果缺少了雪,世间便少了许多诗文和意趣。 小时候,我记住的第一首关于雪的诗,是一首打油诗:"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小时候只注意黑狗、白狗了,长大之后我才渐渐体会大雪纷飞时那种"江山一笼统"的境界。这种天气,更容易让人意识到"世界是平的"。 从前,人们很喜欢以小雪时节是否降雪、天气如何来推测后续的气候和农事。小雪时节降雪,是"守常",是对气候规律的遵守,是来岁丰年的保障。如果没下雪,那就需要在大雪时节补偿一下了。《田家五行》中说:"小雪日东风春米贱,西风春米贵。"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对于冬小麦来说,雪,先是被,后是水,还是肥。 迟迟不下雪,不好;气温太偏高,也不好。就像古人所说的"冬行秋令,则霜雪不时"。"小雪不封冻,麦子白白种","小雪不冻,惊蛰不开","小雪见霜兆丰年"。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这时,除了土豆之外,餐桌上便是萝卜、白菜的"二人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季节,单调而清简。古人说:"菜食何味最胜?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白菜)。" 陆游有诗云:"白盐赤米已过足,早韭晚菘犹恐奢。" 那些冰封雪飘的季节,人们已经把冬储大白菜、大萝卜吃得够够的了。不过,也许正是它们,默默地护佑着我们并不丰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