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期】我用什么才能留你?

【第一百一十八期】我用什么才能留你?

2022-05-18    05'30''

主播: 西华大学心理晚安电台

315 4

介绍:
他是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是世界公认的西班牙文学大师,也被同行们称为“作家中的作家”,更被文学界公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痛失的遗憾…… 西华大学心理晚安电台【第一百一十八期】来啦!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由广播台中文部李庄慧同学主播,由美术设计学院2021级产品设计专业的徐若鑫同学撰写的《我用什么才能留你?》 晚安。愿我们能坚持所爱,愿明天更好。 我给你瘦弱的街道、绝望的日落、荒郊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望着孤月的人的悲伤。 ——博尔赫斯 他是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是世界公认的西班牙文学大师,也被同行们称为“作家中的作家”,更被文学界公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痛失的遗憾,他,就是博尔赫斯。依稀记得,初次了解到这位天才作家,是中学老师课上的顺嘴一提。他那极致理性而又简单的文字堆砌出每一个繁华且浪漫的诗篇,语言优美平和,却又无不深刻,而且富含哲理,与同时期的其他作家的浪漫、魔幻现实不同,他更像是用吟游的口吻在续写人生的哲学。我深深地沉醉在他笔下那种“丧系”的极致浪漫与温柔之中。 在悠悠文学长河中,有国学大师陈寅恪因早年常在昏暗的油灯下苦读导致其后老年失明,但却在助手和妻子的帮助下不断创作完成了《柳如是别传》《元白诗笺》等文学巨著的传奇故事;也有我们从小便耳熟能详的励志女学霸《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在丧失视觉和听觉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热爱生活,坚持自我的感人故事。像这般传奇的故事,在博尔赫斯身上也同样发生过,与他们略有不同的是,博尔赫斯得的是家族遗传病。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庭赐予他的,不只有来自家族的遗传病,更多的是家族中从小耳濡目染的优秀禀赋。倘若不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想必博尔赫斯也不会有如此卓越的成就吧。在目睹亲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失明的道路后,博尔赫斯心里早已明白自己的未来命中注定,但却无力回天,最终只能自嘲:“命运赐予我80万册书,由我掌控,同时却又给了我黑暗。”而后,才有了那一句广为流传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在我个人看来,博尔赫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家,倒更像是思想家。他是极少数几个把思想高度推到了无限的人之一,而他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做到这一点似乎毫不费力。他早年受柏拉图,叔本华的唯心哲学影响,这使他在文章中的探索更显丰富多彩——他的著作里充满了许多令人魂牵梦萦的事物,关于上帝,宇宙,无限,但他在讨论这些事物的时候,却像讲述天气一样游刃有余,就仿佛这个男人已经把“无限”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博尔赫斯在其自己笔下的世界中宛如在雨后花园漫步的优雅骑士。他在虚构与现实间搭建的小桥上轻快从容地漫步,由他的小说构筑的花园迷宫让每位旅者流连忘返,深陷其中。其实世界本身就像一个庞大的迷宫,而时间的往返开辟出无数交错而迥异的小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博尔赫斯的作品里总有一种哲学的浪漫,读起来苍凉悲壮,直击灵魂,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底蕴,才能使得他笔下的文字跨越百年历史也能打动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