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元无有——夜半无眠好作诗

【睡不着】元无有——夜半无眠好作诗

2014-05-26    04'36''

主播: 蜀黍和毛豆

9861 14

介绍:
唐朝宝应年间,有一人名叫元无有。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来自于他的所见所闻。 元无有曾在仲春即将结束时,独自行路于扬州郊外。眼看天色已晚,又恰逢风雨大至,因而不得不暂缓行路,寻找一处歇息。当时正值兵荒过后,许多人家为躲避战乱都离家逃难去了,元无有就进了路边一座无人居住的庄子。 不一会儿,风停雨住,斜月自出。无有坐在北窗边,忽然听到西边的走廊传来有人行走的声音。没过多久,就看见窗外月光下有四个人,衣着打扮各不相同,彼此之间谈笑吟咏,十分欢畅。其中一人说道:“今晚景色如同秋夜,清风明月若此,我们何不各写一句诗,来记载平生之事呢?”另一人立即赞同。于是,一个小小的诗会就这样开始了。 几人朗声吟诵诗句,声音颇为不小,这边厢元无有听得一清二楚。其中一个个子高高的人说:“齐纨鲁缟如霜雪,嘹亮高声为子发。”齐国的白绸鲁国的素绢啊,为了你们我才发出我那嘹亮的声音!第二个穿黑衣、戴黑帽,个子矮矮的人说:“家贫长夜清会时,辉煌灯烛我能持。”贫苦的人家长夜漫漫,唯有我能拿着那辉煌的灯烛。第三个人穿着破旧的黄色衣冠,也是五短身材,张口道:“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清冷的泉水啊等待着早上人们来取走它,木头绳子牵着我经常出入其中。第四个黑衣黑帽,同样不高的人最后说:“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烧火煮水都是煎熬啊,为了让别人吃饱辛苦了我自己。 无有听着这四人作诗联句,并不大惊小怪,这四人也不担忧无有就在不远处的大堂中,相互褒奖对方的诗作,神态颇为自得,每人都对自己的诗句满意至极,看起来即使是阮籍的《咏怀》,比起他们的作品也都不算什么了。 四人直到天亮之前才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无有顺势跟去寻找,大堂中只有一根旧捣衣杵、一个灯台,一只木桶,一口破锅,才知道昨夜那四人就是这些东西变的。 ———怪力乱神的分割线———— 唐《玄怪录》牛僧孺 李复言 宝应中,有元无有,常以仲春末,独行维扬郊野。值日晚,风雨大至。时兵荒后,人户多逃,入路旁空庄。须臾霁止,斜月自出。无有坐北窗,忽闻西廊有行人声。未几,见月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乃云:“今夕如秋,风月若此,吾辈岂不为一言,以纪平生之事也?”其一人即曰云云。吟咏既朗,无有听之具悉。其一衣冠长人即先吟曰:“齐绔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其二黑衣冠短陋人诗曰:“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其三故弊黄衣冠人亦短陋,诗曰:“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其四故黑衣冠人诗曰:“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无有亦不以四人为异,四人亦不虞无有之在堂隍也。递相褒赏,羡(“羡”原作“劝”,据明抄本改。)其自负。则虽阮嗣宗《咏怀》,亦若不能加矣。四人迟明方归旧所,无有就寻之,堂中惟有故杵、灯台、水桶、破铛,乃知四人,即此物所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