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秉印光荣事迹

董秉印光荣事迹

2020-04-24    09'09''

主播: 望月儿🎢

163 0

介绍:
董秉印同志事迹 大家好,欢迎来到公司团委举办的五十周年厂庆“青春梦 奋斗行”书香航空读书周系列活动——蓝天英雄事迹展播电台,今天由我,来自科技发展部的王卫英带大家了解航空科技英才——董秉印同志的光荣事迹,缅怀英雄,逐梦蓝天。 董秉印同志1939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63年2月加入中国共***1963年8月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空空导弹研究所从事空空导弹总体设计工作。1981年12月到1984年,先后任总体所副主任、主任,负责“霹雳-5甲”空空导弹的总体技术工作。1992年被任命为某重点空空导弹型号总设计师,经过艰苦奋战和大小数百次试验,使该型号设计定型靶试最终获得了成功。该型号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研制的新型空空导弹,是我国空军现在主要的武器装备。为了使我国的空空导弹能够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董秉印高瞻远瞩,早在1984年他就下决心要搞新一代导弹。他在院领导班子的支持下,自筹经费进行了坚持不懈的预研,保留了一支从事新一代空空导弹研究的科研队伍。为了新一代导弹的研制,他不厌其烦的向有关部门汇报,期望尽快研制新一代导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93年1月,上级确定研制我们自己的新一代导弹,从此拉开了研制新一代导弹的序幕。董秉印上任了,他同时身兼两个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责任之重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新型号的研制,晚上他挑灯夜战,节假日独自关在办公室里刻苦学习。他详细地研究了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空空导弹的性能、技术指标,各种载机的性能指标,把新学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融合在一起,把外国的成果和自己的成果融合在一起,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并亲自动手编写了39页、两万多字的总体研制规划,提出了一整套型号研制和型号管理中的方法、途径和措施。他以全新的知识用于新的重点型号,他提出的全新的设计思路令外国专家佩服,令国内的竞争对手信服。 重点型号责任重于泰山,重点型号的任何一个技术问题都事关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他经常告诫科技人员:重点型号人命关天,搞不好就会机毁人亡。因此在科研工作上千万不能说差不多,技术攻关一定要到位,技术决策一定要慎重,质量一定要放在第一位。他要求工艺人员、质量工程人员提前进入科研设计阶段,并组织科研人员在大型试验前认真进行设计质量复查,把一切问题暴露在地面实验之中,把一切问题解决在地面实验之中,把一切风险都消除在地面实验之中,并特别强调:质量问题暴露得越彻底越好,解决得越彻底越可靠。1998年8月20日,千里戈壁晴空万里,在试验基地的机场上,两架银色的战鹰随着指挥员起飞的命令,一阵呼啸冲出跑道直上云天。随着指挥员发射导弹的简短命令,一枚导弹喷着火舌冲向靶机,只见靶机微微一颤立即凌空爆炸,指挥大厅里一片欢呼,年近花甲的董秉印情不自禁的跳了起来,激动地与现场指挥员拥抱在一起,泪如泉涌!试验的成功使我国空空导弹的研制水平由仿制攀上了自行设计的新台阶,它创造了两个国际先进,一个国内首创,它使用的少烟推进剂解决了因导弹发射烟雾而造成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的关键问题。2000年6月30日的早晨,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推车走出家门。他像平常一样微笑着与晨练中的人们打招呼,碰上型号线上的同志,又叮咛了一番。也许是连日的劳累,董总的步伐越来越沉重,每挪动一步都要拼命用尽全身气力,他咬着牙,顽强地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停下……一步,二步,突然眼前发黑,在四周传来的惊叫声中,董总倒下了。7时零5分,董总那颗不堪重负的心脏,永远地停止了跳动。千变万变,董秉印的初心不会远去, 铸箭人的奋斗永远接续。从昨天到今天, 奔涌于心的浩荡正能量,正感召着一代代铸箭人将报国之情、强国之行统一起来,践行航空报国精神,强化“国家队”责任担当,用智慧和汗水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上一期: 绽放生命之美
下一期: 董秉印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