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安全感如何影响你的一生 2/2 by林文采

儿时的安全感如何影响你的一生 2/2 by林文采

2017-05-11    15'02''

主播: 心晴的世界

106 4

介绍:
“ 儿时的安全感如何影响你的一生?” (接上文) 16-24个月  这时候孩子开始尝试更多的分离和亲近,也开始有自己的“脾气”,有时候显得不是那么好理解。比如你帮他穿衣服,你穿好了,他脱下来要自己穿,可是自己又不太会穿,穿不上就急切地要你帮,你去帮他,帮多了,他又不耐烦、生气。 其实孩子的心理是这样的,他迫切的想要自己尝试,当他不会不能的时候又迫切的想要你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又不允许你过多地参与,因为那样他会感到你干涉和妨碍了他的自主尝试。 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跟着孩子的需要走,他要自己做,就让他自己做,他没主动要我们帮助,我们就不参与,无论他做成什么样;但他要帮助,我们就马上去帮,他觉得够了,我们就停手,再让他自己做。不要在意一时一事的结果,而要重视这个过程。 ▍24-36个月 这时期需要格外提醒的就是不要放大威胁。 孩子生活经验匮乏,对什么东西都充满兴趣,不太了解水、火、电、煤气、攀高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果大人毫不在意,那孩子是危险的;但是不能因噎废食,过分保护,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适当的尝试,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了解到危险,而不是严厉的禁止。 比如,热水,可以在饮水机上烫一小下;比如电,可以创造一个条件让孩子触摸不危险但有足以让孩子不舒服的电流。 孩子探索自己和世界的活动应该被保证,遇到危险因素,也正好是孩子了解危险、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机会。 总之,从会笑到现在,孩子都会更多的尝试分离和独立。 如果他通过多次的尝试认识到,他想亲密的时候,妈妈就可以跟他亲密,想要帮助的时候,妈妈就能来帮助;而他想自己玩、做事情的时候,妈妈也允许并关注,那么,这个孩子的安全感就会比较稳定的建立。 看不到妈妈时不担心失去妈妈,妈妈不在身边,妈妈的爱还在心里,这样的孩子就不会有分离焦虑,上幼儿园不会哭太久、长时间不适应,长大后失恋、亲人去世、遭遇挫折都不会承受不住。 对孩子安全感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父母之间偶尔的不快相当于世界局部冲突,父母之间的冷漠和敌对如同德国竖起柏林墙,父母之间的激烈争吵甚至拳脚相加就是世界大战。 而且,因为还不能够区分自己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孩子经常把父母间的冲突归因于自己不好、不乖,从而产生很大的不安和负疚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大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有一个美好的婚姻,这不仅直接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对于孩子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也是大有裨益。 在孩子三岁之前,母亲对孩子比父亲重要的多。而母亲作为女性是非常在意亲密关系的,如果夫妻感情不好,母亲即便在事业上很成功,也会有很大的失落、空虚和不安,这种状态下做母亲,常不由得陷入两难。 如果孩子很独立,自己的事情处理得很好,那么母亲会因为孩子不怎么需要他而陷入失落,因为不被需要就仿佛自己不重要,就仿佛孩子和自己不够亲密; 相反,假如孩子不能独立,自己的事情处理不好,母亲又会很失望,她对孩子有太多的期望,如果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那么她也就无从成为一个好妈妈。 当女性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好妻子的时候,常常强烈的想成为一个好妈妈。只有她本人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足够时,只有当她不必再去怀疑自己是不是够好时,她才不需用通过成为“好妻子”或者“好妈妈”来证明自己好。 倘若不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婚姻,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友好的离婚。 为了孩子而维持一个不够好的婚姻关系,远不如和平、友善的分开;最差的情况是,父母离婚后彼此记恨,又用孩子作为砝码或者工具来伤害对方,比如禁止对方探视、指责孩子挂念对方,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安全感就极难建立,长大后婚姻也很难幸福,生下的子女很容易精神抑郁。 幸福的家庭会遗传,不幸的家庭也会遗传。 3.我够好吗(4-5岁) 从四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建立,孩子开始有“我”的概念了,也就开始有记忆了。而父亲的影响也开始渐渐赶上甚至超过母亲了。 这个“我”是一个崭新的我,孩子们会非常关注这个“我”够不够好,这就像作家写完第一篇小说、建筑家建好第一栋建筑特别关心这些作品的反响一样。 这个“我”又是相当稚嫩的“我”,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非常地依赖他人,非常需要他人的赞美、肯定和认同。而最主要的他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其中父亲的影响力通常又大大的超过母亲。 之所以如此,和男性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的统治地位有很大关系,母亲通常代表家庭和情感,父亲通常代表社会和责任。 父亲欣赏、肯定自己的孩子,从理论上说,既不困难也不复杂。当孩子有一件事情做得不错,父亲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头说,你这件事做得很棒!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说,你能这样做我很开心,就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 父亲对孩子说,“有你这样的女儿我很高兴”或者“你是一个好儿子”,都是对孩子极大的肯定。 这些鼓励和肯定,对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性别认同都是十分关键的。在这方面,父亲的作用通常大于母亲,这并非说母亲的鼓励和肯定没有作用,而是说父亲的影响力更大。 尽管理论上说起来很简单,可遗憾的是,生活中,来自父亲的肯定和鼓励并没有那么充分。造成这个情况的最常见的是两个原因:其一是父亲的自我满意度,其二是父亲接纳孩子不同于自己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自我满意度越高,发现和欣赏到别人的优点和好处的能力就越强;一个人如果自我感觉特别糟糕,自己的需求很不能满足,自己过得很不开心,也很少受到尊重和欣赏,那么他就很难去欣赏和赞美别人。 对于父亲来讲,能否得到妻子的欣赏和尊重格外重要,这直接影响到父亲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做怎样的“父亲”。所以,父亲在外事业刚起步,在家得不到妻子的认同、欣赏和追随,是父亲不能够很好的去肯定、鼓励孩子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欣赏和肯定孩子不是一个可以学习到的技巧和方法,而是一种真实的状态和能力,只有真诚地赞美和欣赏才有影响力,相反,如果没有真诚的欣赏,一定有“真诚”的指责来填充。 第二点也是常见的。因为孩子固然从遗传上来自父母,必有相像之处,但是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必有不同之处。 所谓的“接纳”“尊重”就是针对这些不同而言的。父亲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常自然的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比如父亲行事果断高效,那么面对一个优柔的孩子就是一个考验,常常会奇怪甚至质问:你怎么就跟我不一样呢?做个事情怎么这么瞻前顾后、慢慢腾腾呢? 事实上,每种个性都有它的好处,比如忧郁型的孩子往往“深刻”、“敏感”、“可靠”、“有才华”,乐天型的孩子往往“善于交际”、“适应力强”、“乐观活泼”、“容易放下”,当然他们也各有各的局限。 综上所述,倘若孩子在以上各个时期,所需的心理营养都能得到充分满足,那么孩子下一个阶段的成长就会很自然很顺利,也就是说孩子社会化发展、功课、情绪控制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这样,孩子整个人生的发展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出处: 2017-03-09 林文采 心方向心灵成长工作室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EzMDAwNQ==&mid=2651333178&idx=1&sn=9af4ed67b8916a5d167aed6f1d0eb7dc&chksm=8bc2a8c0bcb521d6d2d0e07e3c36e59dfcab7d8401ffb18ca8b447bc17aaf9dc30412c3bd979&mpshare=1&scene=1&srcid=0427rokhfSgoi9icI6s8HVLF&pass_ticket=CTdogil%2FEkJNI9Mntd0MxPlER4b0ZDzZNPhrVDVLT1nIaNvcnwrw0NIKNrPvvtW%2B#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