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仰的时候,音乐也是信仰

没有信仰的时候,音乐也是信仰

2017-01-18    26'57''

主播: Cheryl Joo

270 2

介绍:
BGM: 古筝独奏 将军令 古筝独奏 林冲夜奔 古筝独奏 浏阳河 古筝独奏 平湖秋月 在中国古典音乐面前,我完全是一个孩子。 有位音乐教授说了一句让我非常难忘的话:“音乐,比你的新闻更真实的记录了我们的时代。” 的确,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新闻未必能够为明天提供准确的历史,或者扭曲,或者留白。而音乐却是回忆中不可磨灭的纪念碑。 《高山流水》, 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乐谱最早见于明代1425年。 《将军令》,源于唐王朝皇家筝曲, 流传至今一千多年. 表现古代将军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 《汉宫秋月》,山东筝曲,谱写的是王昭君和亲出塞的故事。 一首《幸福渠》描绘出了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连续奋战十几个春秋,在太行山腰修建的长达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 《浏阳河》,故事追溯到1950年,湖南土改运动开始,反映农民翻身分得土地的喜悦心情,那种热腾腾的生活激情感染了每个人。 更有《香山射鼓》、《雪山春晓》、《战台风》、《渔舟唱晚》、《姜女泪》、《丰收锣鼓》、《南泥湾》、《春江花月夜》……每首曲子都是故事。 艺术来自于民间,无需高山抑止,中国古典音乐与之同理。 而且,听音乐是不能着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在生命的转折处等着你,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你的内心变化,很神奇。 人在稚嫩的时候,很容易被那些歌词触动。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不再会被标语口号牵引着走,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澜。你的人生阅历更佳深厚,内心感受也更加复杂,反而是无词的音乐,更能击中你百转千回的冲动和欲望、思索与感慨。而且,即使都是无词的古典音乐,不同的年龄也能体会到不同的滋味。 比如十几岁的时候,让我体会《林冲夜奔》那种内心的叹息和悲愤之情很难,但是现在我就有点明白这首曲子最后连续的滚拂扫弦来模拟风雪交加,旋律紧凑而坚定,那种最终下定决心,奔向梁山 “博得个斗转天回” 的意思了。这都是时间给予的东西。 年纪大一点的人,也许听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就会想到“红军精神”;听到《梁祝》就回到了青涩的青年时光;我们听到《沧海一声笑》自然想到了徐克的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音乐从来不骗人,它是最真实的。而中国古典音乐的真实,就是把那些一百年前、二百年前、三百年前的伟大而孤独的心灵,情感的冲突和情绪的起伏,原原本本呈现在你的面前,丝毫不加掩饰。这一点,文字是做不到的,即使是写私人日记,你也不会将最真实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所以优秀的音乐家也是最杰出的“心灵密码破译者”。这份“真”,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简直太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