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齐风  还(xuan2)

诗经 齐风 还(xuan2)

2023-12-07    08'25''

主播: 慎思🚀

154 0

介绍:
《齐风·还》 还 两位猎人山中相遇,彼此赞美对方身手不凡。 子之还(xuán)兮 遭我乎 峱(náo)之间兮 并驱从两肩兮 揖(yī)我谓我儇(xuān)兮 子之茂兮 遭我乎 峱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 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 遭我乎 峱之阳兮 并驱从两狼兮 揖我谓我臧兮 [图片] 译文 对面这位大哥身手真敏捷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凹。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小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利落啊! 对面这位大哥身材长得好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道。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公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本领高! 对面这位大哥体魄好健壮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南。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匹狡猾狼,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心地善! 注释 还:同“旋”。轻捷貌。 遭我乎:与我相遇。 峱之间:峱山中。 从:逐。肩:三岁的兽(大野猪)。 揖我谓我儇兮:拱手称赞我的敏捷。揖,作揖。儇,敏捷。 茂:美。 牡:公兽。 峱之阳:峱山之山南。 【赏析】 《还》是一首关于两个初次见面的猎人协同打猎的山歌,短短数句,男人的直率、火热、友善、矫健,跃然于纸上。 这是一首叙事诗,猎人用简练的笔墨诉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而又生动。他外出打猎时遇上一个很出色的同行,两个人相互看重,并驱而行,协同猎取了两头狼,最后都为对方的能力所深深折服,相赞而归。回到家中,他激切地向家人夸耀那个猎人,开头就是赞扬“子之还兮”,表现出了其直率、风风火火。当然,在夸奖别人的同时,他也借别人的口吻夸耀了自己,“揖我谓我儇兮”,说对方作揖告别时夸赞自己能力超群,表现出了他的自信和可爱。 另一种说法是“子之还兮”为当面赞颂之辞。作者去峱山打猎,偶遇一位壮实的猎人,外表不凡,动作敏捷娴熟,强壮有力,真诚而又直接的作者心生喜欢,脱口赞扬。而后,他们并力捕兽,收获颇丰,最终告别之际,或是二人又相互赞扬一番,或是对方为了回应当初的夸赞,作揖寒暄而归,表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反映出当时人际关系的融洽、无隔阂。 两种情景,大致相似,都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一种直率和火热,把读者带到了那个质朴而又纯真的狩猎时代:男人们并力向前,初次见面就能性命相托;男子的阳刚和强壮成为最有力的性征诠释,以力为美,反映出健康而又明确的审美标准;人们的心底直率坦诚,没想过以全部功劳自居,不会因为分功不均而反目成仇,崇尚分享合作后的劳动成果;对自己认为的美好,对自己崇尚、敬佩的人事,毫无顾忌,毫不隐瞒,大声喊出心底的赞扬。随着这首简单的诗歌,当时生机勃勃、和睦太平的社会风俗,得以慢慢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这种美好,不仅在于作者所建构建的情境,也流淌于诗作的字里行间。“子”是对那位同行的敬称。“遭”字表明他们并非事先约定,只是邂逅相遇。首句开篇赞誉,突兀有力,更显真诚,真实表达了诗人由衷的仰慕之情。次句点明他们相遇的地点,第三句说他们共同合作,奋力追杀两只公狼。最后一句是猎后合作者对诗人的称誉:“揖我谓我儇(好、臧)兮。”诗人以“揖我”这一示敬的动作联系首句,表现两位壮士的情投意合、心意一致,这使得诗篇在结果上、情感上共同达到了圆满、欣喜的境地。第三句中,诗人只是俭省地交代过程“并驱从两肩(牡、狼)兮”,而没有具体说出逐猎的结果,但是从他兴奋的叙述中,读者完全可以读出他们的成功。这样的写法颇有好处:只需说出目标,不强调结果,因为成功是必然的,无须多言,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自信;进一步俭省笔墨,使诗歌简练不拖沓,着笔于主干,忽视次要细节的描写,敲碎故事情节的连贯性,使得叙事更有跳跃感,更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体味作者当时的心绪,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动感的追逐过程代替静态的结果,使得诗歌充满动感,符合猎人风风火火的性格和旺盛的生命激情。这一细节的处理,是高度自信和巧妙艺术手法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性格特征。 诗作运用“赋”的手法,章节间回环复沓,仅易数字,相互补充,在简短的章节中极尽铺陈,以诉说的口吻,把作者所要表达的喜悦之情推向了高潮。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论说:“‘子之还兮’,己誉人也;‘谓我儇兮’,人誉己也;‘并驱’,则人已皆与有能也。寥寥数语,自具分合变化之妙。猎固便捷,诗亦轻利,神乎技矣。”充分说明了其粗豪风格下的细腻质地,实为《诗经》中的佳作。